字典帮 >古诗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沧
2025-07-24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

唐代  刘沧  

太行关路战尘收,白日思乡别沃州。
薄暮焚香临野烧,清晨漱齿涉寒流。
溪边残垒空云木,山上孤城对驿楼。
此去寂寥寻旧迹,苍苔满径竹斋秋。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作者简介

刘沧(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蕴灵,汶阳(今山东宁阳)人。生卒年均不详,比杜牧、许浑年辈略晚,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体貌魁梧,尚气节,善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公元854年(大中八年),刘沧与李频同榜登进士第。调华原尉,迁龙门令。沧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刘沧为公元854年(宣宗大中八年)进士。据 《唐才子传》,刘沧屡举进士不第,得第时已白发苍苍。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翻译及注释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是唐代刘沧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太行关路战争平息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太行关路上的战争之尘已经平息,
白天我思念故乡别离沃州。
黄昏时燃起香火,站在野外燃烧,
清晨时漱洗牙齿,涉过寒冷的河流。
溪边有残存的台垒,空无一人云雾覆盖的树木,
山上独自矗立的城池对着驿楼。
离开这里,寻找寂寥中的旧迹,
蓬莱山村的竹亭被苔藓覆盖着,宛如秋天。

这首诗描绘了太行关战争的结束,暗示了和平归来的喜悦。诗人刘沧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贯穿全诗。他通过描绘燃烧香火、漱洗牙齿等细节,表达了思乡之情的深切。

诗中还描绘了溪边残垒和孤城,这些景象象征着曾经的烽火战争。最后诗人提到了蓬莱山村的竹亭,这种平淡宁静的景象与前文所描绘的战争形成鲜明的对比,强调了对家乡的向往和对和平的珍惜。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凝重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之情,既有对故乡的思乡之感,又有对和平的向往和珍惜。诗意深远,既是一首诗歌,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表达。

通过这首诗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刘沧对故乡和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能够体会到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首诗充满了诗人深切的思乡之情和对家国和平的珍视,给人以深深的共鸣和思考。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yuán xù shàng rén guī shàng dǎng shí jié zhèn bà bīng
送元叙上人归上党(时节镇罢兵)

tài xíng guān lù zhàn chén shōu, bái rì sī xiāng bié wò zhōu.
太行关路战尘收,白日思乡别沃州。
bó mù fén xiāng lín yě shāo,
薄暮焚香临野烧,
qīng chén shù chǐ shè hán liú.
清晨漱齿涉寒流。
xī biān cán lěi kōng yún mù, shān shàng gū chéng duì yì lóu.
溪边残垒空云木,山上孤城对驿楼。
cǐ qù jì liáo xún jiù jī, cāng tái mǎn jìng zhú zhāi qiū.
此去寂寥寻旧迹,苍苔满径竹斋秋。


相关内容11:

赠天台隐者

寄山中友人

寄远

上巳日

题李相公敕赐锦屏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城南杜邠公林亭(时公镇淮南自西蜀移节)
    卓氏垆前金线柳,隋家堤畔锦帆风。贪为两地分霖雨,不见池莲照水红。...
  • 龙尾驿妇人图
    慢笑开元有幸臣,直教天子到蒙尘。今来看画犹如此,何况亲逢绝世人。...
  • 赠越僧岳云二首
    世机消已尽,巾屦亦飘然。一室故山月,满瓶秋涧泉。禅庵过微雪,乡寺隔寒烟。应共白莲客,相期松......
  • 题敬亭山庙
    森森古木列岩隈,迥压寒原霁色开。云雨只从山上起,风雷多向庙中来。三江入海声长在,双鹤啼天影......
  • 怀汶阳兄弟
    回看云岭思茫茫,几处关河隔汶阳。书信经年乡国远,弟兄无力海田荒。天高霜月砧声苦,风满寒林木......
  • 下第东归途中书事
    峡路谁知倦此情,往来多是半年程。孤吟洛苑逢春尽,几向秦城见月明。高柳断烟侵岳影,古堤斜日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