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孔子庙震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5

孔子庙震

宋代  梅尧臣  

霹雳下虚殿,破楹非梦凶。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
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

孔子庙震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孔子庙震翻译及注释

《孔子庙震》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文译文:
霹雳下虚殿,破楹非梦凶。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
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孔子庙内发生的一次震动。诗人描述了震动的景象,虚殿下霹雳炸响,楹柱破碎,但这并非幻梦而是凶兆。诗人回忆过去曾看到画像上的衮衣(古代贵族礼服),而今天却亲眼见到龙升天。雷声隐隐传来,雾气散布在空中。诗人认为这次庙宇震动并非因为无缘无故的破坏,而是仲尼(孔子)庙宇中的神灵有所行动,不是无事可做的懒散状态。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孔子庙宇的震动,传达了一种思想和情感上的震撼。诗人运用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将孔子庙宇的震动与仲尼的精神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仲尼思想和精神力量的崇敬和敬畏之情。

首先,诗人以虚殿下的霹雳和破碎的楹柱来描绘庙宇的震动,通过这种物理的景象传达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氛围,暗示了庙宇中神灵的活动。接着,诗人通过回忆过去看到的画像上的衮衣和现实中的升龙,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在一起,强调了庙宇中的神灵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表达了对仲尼思想的现实化和实践化的认可。

随后,诗人以隐隐雷声和疏疏雾气的描写,创造了一种神秘而隐晦的氛围,增强了诗词的神秘感和超脱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次庙宇震动的解读,诗人认为这是仲尼庙宇中的神灵有所行动,不是懒散无为的状态,而是有意识、有活力的存在。

整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将庙宇震动与仲尼思想的力量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仲尼思想的崇敬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强调了思想的实践和活力的重要性。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形象,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孔子思想的推崇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之情。

孔子庙震拼音读音参考

kǒng zǐ miào zhèn
孔子庙震

pī lì xià xū diàn, pò yíng fēi mèng xiōng.
霹雳下虚殿,破楹非梦凶。
xī cháng zhān huà gǔn, jīn shí jiàn shēng lóng.
昔尝瞻画衮,今实见升龙。
yǐn yǐn léi shēng sàn, shū shū wù qì cóng.
隐隐雷声散,疏疏雾气从。
yǔ zhī zhòng ní miào, bú shì xù guāi yōng.
予知仲尼庙,不是蓄乖慵。


相关内容11:

次韵和江邻几送客回同过金明池二首

永叔白兔

尝惠山泉

宝元圣德诗

大水後城中坏庐舍千余作诗自咎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
    日光亭午时,赫若熔黄金。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涸潭深幽幽,枯岳高......
  • 古柳
    岸侧古大柳,谁种临长江。中自出蠹蝎,百岁成枯腔。忽值涨流没,槎牙缀旌幢。腹肤藏蛟龙,半夜雷......
  • 哭尹师鲁
    谪死古来有,无如君甚冤。文章不世用,器业欲谁论。野鸟灾王傅,招辞些屈原。平生洛阳友,零落几......
  • 拟陶潜止酒
    多病愿止酒,不止病不已。止之惧无欢,虽病未宜止。且欲止人事,事止不经耳。次诵止足言,行当止......
  • 送杨叔恬应北京辟
    昔时见子宛丘下,丞相待子知子贤。子於文字实赡博,洛客谩估珠盈船。欲卖明月一寸魄,虽豪售以钱......
  •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七移竹
    远爱檀栾碧迳开,荷锄乘雨破秋苔。直须探作阮家趣,更向烟林缺处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