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苏李泣别图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高启
2025-07-28

苏李泣别图

明代  高启  

丁零海上节毛稀,几望南鸿近塞飞。
泣尽白头相别泪,少卿留虏子卿归。

苏李泣别图作者简介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苏李泣别图翻译及注释

《苏李泣别图》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苏轼和李煜在海上分别的情景。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丁零海上节毛稀,
几望南鸿近塞飞。
泣尽白头相别泪,
少卿留虏子卿归。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和李煜的离别为主题,表达了他们在海上分别时的悲伤和无奈之情。诗中的“丁零海上节毛稀”描绘了海上的寒冷和荒凉,暗示了离别的艰辛。接着,“几望南鸿近塞飞”表达了苏轼和李煜相互离去的情景,南飞的大雁象征着离别的痛苦。

诗的后两句“泣尽白头相别泪,少卿留虏子卿归”则表达了苏轼和李煜的深情厚意。他们泪流满面,白发相对,表达了彼此之间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其中,“少卿留虏子卿归”则暗示了苏轼愿意留下来,而李煜则要回去承担自己的责任。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离别的场景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展现了苏轼和李煜之间深厚的友谊和情谊,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对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离别的苦楚和情感的真挚,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苏李泣别图拼音读音参考

sū lǐ qì bié tú
苏李泣别图

dīng líng hǎi shàng jié máo xī, jǐ wàng nán hóng jìn sāi fēi.
丁零海上节毛稀,几望南鸿近塞飞。
qì jǐn bái tóu xiāng bié lèi, shǎo qīng liú lǔ zi qīng guī.
泣尽白头相别泪,少卿留虏子卿归。


相关内容11:

送叶卿还陇西公幕兼简周军咨

齐宫

次韵杨孟载早春见寄

南溪晚归

送流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丁孝廉之钱塘就简张著作方员外
    江边同客乱离余,远别那堪近岁除。若见故人询旅况,知君解说不烦书。...
  • 吴中逢王才南归
    江南草长蝴蝶飞,白马新自燕山归。燕山归,不堪说,易水寒风蓟门雪。朝邸空随使者裾,禁阍不受书......
  • 别吕隐君
    孤舟晚溪口,欲去重回首。不忍别青山,况此山中友。...
  • 读韦苏州诗
    扫阁焚香昼卷帷,绿槐疏雨夏初时。客忧何物能消遣,一帙苏州刺史诗。...
  • 江上早发
    苍苍汀雾起,何处望高城。游子晓初发,居人寒未耕。犬鸣林月落,鱼跃浦风生。已有先行者,烟中闻......
  • 舟中闻歌
    水栅孤灯照客舟,江南谁解唱《甘州》。寻常醉赏尊前曲,何似今朝听得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