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题象耳山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文同
2025-07-19

题象耳山寺

宋代  文同  

转谷索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题象耳山寺翻译及注释

《题象耳山寺》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文同。这首诗描绘了象耳山寺的景色和意境,表达了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对佛法解脱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转谷索岩路始穷,
隔林遥望一门通。
溪山俱在见闻外,
台殿尽藏怀抱中。

像阁罘罳明海日,
经幢璎珞撼天风。
劳生又逐轻舠去,
珍重高僧解苦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象耳山寺为背景,描绘了山寺的景色和氛围。第一句“转谷索岩路始穷”,表达了作者穿过峡谷、攀爬崎岖的山路,到达了象耳山寺的门前,意味着作者的努力和艰辛。第二句“隔林遥望一门通”,描述了从山林之中远远望见山寺的门户,给人一种遥远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表达了作者身处山寺之中,周围的溪水和山岭都在眼前,景色美丽壮观,但作者的目光超越了这些景色,将目光投射到寺庙的台殿之中,暗示了作者对佛法的关注和追求。

下面两句“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描绘了山寺内的像阁,其上的佛像宛如明亮的太阳,经幢上挂满了华丽的珠宝,随风摇曳,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这些景象引发了作者内心的震撼和敬畏之情。

最后两句“劳生又逐轻舟去,珍重高僧解苦空”,表达了作者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渴望,他们放下尘世的烦恼,追求心灵的解脱。作者希望珍惜和尊重这些高僧,因为他们能够帮助众生解脱痛苦和空虚。

整首诗通过描绘象耳山寺的景色和表达作者对佛法的向往,展现了山寺的神秘、庄严和超脱尘世的氛围。同时,诗中也蕴含了对修行僧人的敬重和对苦空解脱的追求,给人以思考生命意义和追求内心平静的启示。

题象耳山寺拼音读音参考

tí xiàng ěr shān sì
题象耳山寺

zhuǎn gǔ suǒ yán lù shǐ qióng, gé lín yáo wàng yī mén tōng.
转谷索岩路始穷,隔林遥望一门通。
xī shān jù zài jiàn wén wài, tái diàn jǐn cáng huái bào zhōng.
溪山俱在见闻外,台殿尽藏怀抱中。
xiàng gé fú sī míng hǎi rì, jīng chuáng yīng luò hàn tiān fēng.
像阁罘罳明海日,经幢璎珞撼天风。
láo shēng yòu zhú qīng dāo qù, zhēn zhòng gāo sēng jiě kǔ kōng.
劳生又逐轻舠去,珍重高僧解苦空。


相关内容11:

弄珠亭下柳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画斋

和吴龙图韵五首·经史阁

岁晚登清素院北阁

暑夕待月庭下夜深方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景逊
    别后西城上,来须到日曛。目迎秦塞雁,心过陇山云。寡合无如我,高怀少似君。相思只相望,徒尔托......
  • 题兜率寺
    簿领迷人喜暂闲,聊寻古寺陟孤峦。柏藏一径中间窄,云敛千峰四面宽。远目已将飞鸟过,寸心更乞老......
  • 咏柳
    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一般草木缘何事,听唱骊驹尔最多。...
  • 春闺
    枕带索春思,窗纱漏晓光。蟏蛸伤远别,鶗鳺感流芳。妆匣蒸残粉,薰炉试旧香。洞房灯烛外,只有梦......
  • 山舍早起探晴
    山鸟啭晴日,独行风满林。涧花薰野袂,岩水油幽襟。侧石惊新滑,垂萝爱近深。萧然此清兴,不似戴......
  • 兴元府园亭杂咏·武陵轩
    水从前岩来,围入后溪云。中间载酒下,各到客前住。醉后皆怳然,再来无觅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