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同刘晃喜雨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隆基
2025-07-18

同刘晃喜雨

唐代  李隆基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同刘晃喜雨作者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亦称唐明皇,公元685年出生在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712年至756年在位。前期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他的开元盛世是唐朝的极盛之世,在位后期宠爱杨贵妃,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侫臣,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756年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762年病逝。

同刘晃喜雨翻译及注释

《同刘晃喜雨》是李隆基的一首诗,写道节气变化,初寒尽去,天气已经春暖花开。乌云密布,仿佛合拢了寸寸空间,细小而短暂的雨滴随之而来,都已有了春雨的特质。雨声飘逸,像飘在平野上,安静地尘埃也因雨而停歇下来。人们似乎能感受到花草叶片都有了轻轻飞落的意味,期待着新一天的到来。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气息已经到来,初春的细雨让人心情愉悦。李隆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他的喜悦和对春天的美好期待。

译文:
节变寒初尽,
时和气已春。
繁云先合寸,
膏雨自依旬。
飒飒飞平野,
霏霏静暗尘。
悬知花叶意,
朝夕望中新。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初春的细雨给人们带来喜悦,表达了对春天美好的期望。

赏析:
李隆基通过细腻而简洁的文字,描绘出初春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温暖。他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春雨的特点和带来的美好。通过风景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整首诗清新简洁,给人以愉悦和舒适的感受,展现了李隆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同刘晃喜雨拼音读音参考

tóng liú huǎng xǐ yǔ
同刘晃喜雨

jié biàn hán chū jǐn, shí hé qì yǐ chūn.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
fán yún xiān hé cùn, gāo yǔ zì yī xún.
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
sà sà fēi píng yě, fēi fēi jìng àn chén.
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
xuán zhī huā yè yì, zhāo xī wàng zhōng xīn.
悬知花叶意,朝夕望中新。


相关内容11:

唐明堂乐章·皇帝行

横吹曲辞·折杨柳

赵文敏书洛神赋

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

辽东山夜临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赵园二首
    瑶瑛夹侍梅台,琴瑟自鸣松岛。山中野服相羊,足以亡忧遣老。凿池智有泉源,种木胸无芥蒂。螭头吐......
  • 谒金门(用赵帐干韵)
    烟漠漠。醉里看春都错。过了清明迟一著。牡丹重约摸。 晓日渐明檐角。天与芳辰难却。驻得韶华元有......
  • 朝中措(庆友人·八月十三)
    桂花庭院是蓬壶。行地列仙图。月姊搀先两日,捧觞来庆垂弧。埙篪伯仲,翁前再拜,彩袖嬉娱。人羡......
  • 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
  • 谒金门(暮春)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日长门半掩。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试上小楼还不......
  • 赋得浮桥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远近随轮影,轻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