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赋得浮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世民
2025-07-24

赋得浮桥

唐代  李世民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赋得浮桥作者简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赋得浮桥翻译及注释

诗词的中文译文:

曲岸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时而低处遇到车驾通过,又时而高处感受波浪的惊涛。
水面晃动着文彩鹢鸟的身姿,缆绳上镶嵌着锦花萦绕。
远近景象随着车轮的移动而变化,轻重人的步行也有相应的变化。

诗意:

这首诗写了一座浮桥的景物,表达了桥梁的特殊之处以及人们在桥上行走的感受。

赏析:

这首诗以浮桥为背景,通过描述桥的外貌特征和人们在桥上行走时的不同体验,展现了桥梁的独特之处。诗人描绘了桥的形态,将其比喻为七颗星星的排列,强调了桥的斜度和独特的形状。诗中提到桥的低处常有皇帝的车驾通过,高处却常受到波浪的冲击,以此展现了桥梁所面临的各种挑战。此外,诗人还借桥上的景物展现了桥面水面的晃动,以及桥边缆绳上的锦花,为读者呈现出繁华热闹的景象。最后,诗人还强调了桥的灵活性,随着车轮的运动,远处和近处的景象也随之变化,同时人们的步履轻重也会有所调整。整首诗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浮桥的景象,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展现了桥梁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景观结合的特殊魅力。

赋得浮桥拼音读音参考

fù dé fú qiáo
赋得浮桥

àn qū fēi qiān lǐ, qiáo xié yì qī xīng.
岸曲非千里,桥斜异七星。
zàn dī féng niǎn dù, hái gāo zhí làng jīng.
暂低逢辇度,还高值浪惊。
shuǐ yáo wén yì dòng, lǎn zhuǎn jǐn huā yíng.
水摇文鹢动,缆转锦花萦。
yuǎn jìn suí lún yǐng, qīng zhòng yīng rén xíng.
远近随轮影,轻重应人行。


相关内容11:

唐明堂乐章·皇嗣出入升降

辽东山夜临秋

沁园春(谢刘小山频寄所作)

落梅风

尉迟杯·七夕怀静怜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谒金门(暮春)
    春又晚。风劲落红如剪。睡起绣床飞絮满。日长门半掩。不管离肠欲断。听尽梁间双燕。试上小楼还不......
  • 度秋
    夏律昨留灰,秋箭今移晷。峨嵋岫初出,洞庭波渐起。桂白发幽岩,菊黄开灞涘。运流方可叹,含毫属......
  • 同刘晃喜雨
    节变寒初尽,时和气已春。繁云先合寸,膏雨自依旬。飒飒飞平野,霏霏静暗尘。悬知花叶意,朝夕望......
  • 次韵和吴冲卿伤何济川
    生爱虚名苦辩亡,沦精竭智可哀伤。谁将事附三公传,自有文夸古战场。坟土未乾还卜穴,挽声才绝又......
  • 秋径
    伙涉真高兴,留侯太有情。篇章想不死,蜩蟪定长生。剑求一人敌,杯中万虑冥。悠然篱菊老,可不咏......
  • 酹江月(寿太守母八十·正月初一)
    堂堂卿月,奉君恩来作,潜藩贤守。喜遇慈闱年八十,特向新下称寿。千里春风,满堂和气,是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