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裴处士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韦应物
2025-07-19

答裴处士

唐代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答裴处士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答裴处士翻译及注释

《答裴处士》
韦应物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译文:

放弃尘世的人热爱这精舍,
骑着犊子进入青山。
来到遥远的高阳里,
没有遇到尘世的名流。

以礼义感化那愚昧的人们,
听到风中传来他们的叹息。
何况那些优秀的人们,
隐居在茅草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韦应物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诗人以简练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遗民离开尘世,选择隐居在精舍、山野的生活,对他们心怀钦慕之情。

诗的前两句“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遗民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形象地描绘了他们驾着牛犊进入山野的场景。

接下来的两句“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表达了诗人在高阳里找不到尘世的知名人士。这里的“白衣”指代了尘世名流。

最后两句“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传达了诗人对遗民的赞赏之情。他们以礼义感化着那些愚昧的人们,即便只是听到他们的声音,也能心生敬仰。诗人认为隐居在茅草间的优秀人士,已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栖息之地。

整首诗以简约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遗民生活的向往和赞美。通过对遗民的描述和表扬,表达了对高尚气质和隐士精神的推崇。诗中还蕴含着一种反思,暗示了尘世的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追求,而是在遗世独立的精神境界中寻求自由与宁静。

答裴处士拼音读音参考

dá péi chǔ shì
答裴处士

yí mín ài jīng shè, chéng dú rù qīng shān.
遗民爱精舍,乘犊入青山。
lái shǔ gāo yáng lǐ, bù yù bái yī hái.
来署高阳里,不遇白衣还。
lǐ xián fāng huà sú, wén fēng zì kuǎn guān.
礼贤方化俗,闻风自款关。
kuàng zi yì qún shì, qī xī péng hāo jiān.
况子逸群士,栖息蓬蒿间。


相关内容11: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中丞宋公以吴兵三千赴河南军次寻阳…囚参谋幕府因赠之

西郊期涤武不至,书示

寄弄月溪吴山人

扬州偶会前洛阳卢耿主簿(应物顷贰洛阳常有连骑之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酬秦征君、徐少府春日见寄
    终日愧无政,与君聊散襟。城根山半腹,亭影水中心。朗咏竹窗静,野情花径深。那能有馀兴,不作剡......
  • 赠黄山胡公求白鹇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
  • 赠崔员外
    一别十年事,相逢淮海滨。还思洛阳日,更话府中人。且对清觞满,宁知白发新。匆匆何处去,车马冒......
  • 寄诸弟
    岁暮兵戈乱京国,帛书间道访存亡。还信忽从天上落,唯知彼此泪千行。...
  • 酬李儋
    开门临广陌,旭旦车驾喧。不见同心友,徘徊忧且烦。都城二十里,居在艮与坤。人生所各务,乖阔累......
  • 期卢嵩,枉书称日暮无马不赴,以诗答
    佳期不可失,终愿枉衡门。南陌人犹度,西林日未昏。庭前空倚杖,花里独留樽。莫道无来驾,知君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