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韩愈
2025-07-19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

唐代  韩愈  

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
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翻译及注释

诗词:《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

南馆城阴阔,
东湖水气多。
直须台上看,
始奈月明何。

中文译文:

南边馆阁的城墙阴凉宽广,
东湖上水汽气氛浓厚。
只有站在台上仰望,
才能领略月亮的明亮之处。

诗意:

这首诗是韩愈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所作的一首诗,属于《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系列中的《月台》。诗人通过描绘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月亮的观察和思考。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南馆城墙的阴凉和东湖上的水汽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氛围,为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感。诗人告诉读者,只有站在月台上仰望,才能真正欣赏到月亮的明亮之处。这里的"台"指的是高处的平台或楼阁,诗人通过这个意象,强调了观察角度的重要性。只有在高处,才能远离阴影和湿气,看到明亮的月亮。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月亮的向往和对观察角度的思考。诗中的月亮不仅仅是一个自然景观,更象征着人们的追求和渴望。只有通过正确的观察和角度,才能真正体验到月亮的美丽和明亮。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独特的感悟,传达了诗人对追求美和真理的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邃的语言,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了作者对美和真理的追求,同时也引发读者对观察角度和人生追求的思考。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guó zhōu liú jǐ shì shǐ jūn sān táng xīn tí èr shí yī yǒng yuè tái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月台

nán guǎn chéng yīn kuò, dōng hú shuǐ qì duō.
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
zhí xū tái shàng kàn, shǐ nài yuè míng hé.
直须台上看,始奈月明何。


相关内容11:

广宣上人以诗贺放榜和谢

送进士刘师服东归

酬马侍郎寄酒(马总也)

晚泊江口

赋得风动万年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蜀中将归留辞韩相公贯之
    宁体即云构,方前恒玉食。贫居岂及此,要自怀归忆。在梦关山远,如流岁华逼。明晨首乡路,迢递孤......
  • 记梦
    夜梦神官与我言,罗缕道妙角与根。挈携陬维口澜翻,百二十刻须臾间。我听其言未云足,舍我先度横......
  • 读周太公传
    论兵去商虐,讲德兴周道。屠沽未遇时,岂异兹川老。...
  • 墙阴歌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昔为儿童在阴戏,当时意小觉日长。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
  • 嘲鲁连子
    鲁连细而黠,有似黄鹞子。田巴兀老苍,怜汝矜爪觜。开端要惊人,雄跨吾厌矣。高拱禅鸿声,若辍一......
  • 和严长官秋日登太原龙兴寺阁野望
    百丈化城楼,君登最上头。九霄回栈路,八到视并州。烟火遗尧庶,山河启圣猷。短垣齐介岭,片白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