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冬日送暹上人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9-07

冬日送暹上人

宋代  梅尧臣  

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
毘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无人淹。

冬日送暹上人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冬日送暹上人翻译及注释

《冬日送暹上人》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冬日送暹上人

霜风刮地如刀镰,
鸟不远飞鱼已潜。
何况削发冷入骨,
草屦不畏冰雪沾。
缘山涉水去几里,
昼钵野饭谁来添。
毘陵旧寺苦欲到,
索我赠行无人淹。

译文:
冬日送别暹上人,
寒风刮地如利镰。
鸟儿不再高飞远,
鱼儿已潜入深渊。
况且削发冰冷入骨,
脚上草鞋不怕沾湿雪。
沿着山涉水行几里,
白天的饭碗谁来填补。
我苦心前往毘陵旧寺,
却寻不到愿意与我同行的人。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冬天的孤寂与坚韧。诗人以冬日送别一位名叫暹的朋友为题材,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境遇,表达出对离别的感伤和对行程的艰难。

诗中的霜风刮地如刀镰,形象地描述了寒冷的冬天景象。鸟儿不再高飞,鱼儿已潜入深渊,暗示了冬天动物的隐匿与冬眠,以及自然界的寂静和沉寂。

诗人削发冷入骨,穿着草鞋却不畏冰雪沾湿,表现了诗人坚韧不拔的品质。他沿着山涉水行走,白天的饭碗无人来填补,暗示了他孤独而坚定的旅程。

诗末表达了诗人对毘陵旧寺的渴望,但他却寻不到愿意与他同行的人,呈现出一种无奈和孤独感。

赏析:
《冬日送暹上人》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天的荒凉景象和诗人的孤独旅行,展示了宋代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生动而富有画面感,通过对寒冷、寂静的描绘,传达出冬天的凄凉和无人的感觉。

同时,诗人以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友谊和陪伴的渴望。他以毘陵旧寺为目的地,但寻觅不到同行者,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受在诗中得到了体现。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情感,将冬天的荒凉与人生的孤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思考和共鸣。

冬日送暹上人拼音读音参考

dōng rì sòng xiān shàng rén
冬日送暹上人

shuāng fēng guā dì rú dāo lián, niǎo bù yuǎn fēi yú yǐ qián.
霜风刮地如刀鎌,鸟不远飞鱼已潜。
hé kuàng xuē fà lěng rù gǔ, cǎo jù bù wèi bīng xuě zhān.
何况削发冷入骨,草屦不畏冰雪沾。
yuán shān shè shuǐ qù jǐ lǐ, zhòu bō yě fàn shuí lái tiān.
缘山涉水去几里,昼钵野饭谁来添。
pí líng jiù sì kǔ yù dào, suǒ wǒ zèng xíng wú rén yān.
毘陵旧寺苦欲到,索我赠行无人淹。


相关内容11:

赠许待制岁旦生日

送襄邑知县杜君懿太博

春雨

戊子三月二十一日殇小女称称三首

茶磨二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杂诗绝句十七首
    沙头风雨来,帖水野云黑。如观曹公营,万弩射船侧。...
  • 通判桃花厅
    种桃西庭下,有意延东风。东风与雨至,染出枝上红。花底有小鸟,其字曰桃虫。既於桃得名,为桃言......
  • 朝二首
    木锁初开水上城,竹篱深闭日光生。青苔井畔雀儿斗,乌臼树头鸦舅鸣。世事但知开口笑,俗情休要著......
  • 宣州环波亭
    冒暑驻轮毂,徘徊北壕上,栋宇起中央,芙蓉生四向。今吾太守乐,慰此郡人望。雨从昭亭来,水入句......
  • 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其十三醉石
    相期物外游,共醉僊坛石。举手薄高穹,清风生两腋。都忘尘世烦,笑傲聊为适。...
  • 田家
    南山尝种豆,碎荚落风雨。空收一束萁,无物充煎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