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傅良
2025-07-19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

宋代  陈傅良  

长安夜未艾,客枕厌群动。
平明视天阙,剑佩鸣珌琫。
学省虽冷官,上意响周孔。
六飞自天下,多士溘云滃。
饔餐燕苹鹿,道主发醯蠓。
方将属耆英,高举出埃塕。
离觞春骀荡,归路月朣胧。
勋业当及时,千年付南董。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翻译及注释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是宋代陈傅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夜未过去,我在客床上厌倦了人群的喧嚣。
天明时分,我望着皇宫的高阙,
手持宝剑,佩戴着鸣珌琫。
虽然身在学省这个冷清的官职,
但我心中回响着上天的旨意和周孔的教诲。
六飞自天下飞来,让我见识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他们如云般匆匆而过,令人难以忘怀。
我们共享美食,品尝着燕肉、苹果和鹿肉,
但我作为道学的信奉者,更关注于心灵的滋养。
即将成为耆英的人们,高举起尘埃的凌云之志。
离开宴席,驾着春日的马匹,踏上归途,
月亮朦胧地照耀着回家的路。
我们应该及时行乐,为了荣誉事业而努力,
将我们的功业传承给后人,就如同南董一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送别国子监丞颜几圣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祝福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整首诗以长安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作者疲倦于尘世喧嚣的心情。然而,在清晨来临时,他仍然能够展望到皇宫高阙的壮丽景象,手握宝剑,佩戴珍宝,象征着他内心的坚定和高尚。尽管作者身处冷清的官职,但他仍然心怀崇高的理想,回响着上天的旨意和伟大先贤的教诲。

诗中提到了"六飞自天下",意指各方英才云集,使得作者有机会结识众多杰出的人才,这些人才如云般匆匆而过,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也增添了诗词的壮丽气势。

诗末,作者以饮宴、归家的场景来表达人生的意义。他强调及时行乐,力求将自己的勋业传承给后人,象征着追求卓越和荣誉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千年付南董",指的是将自己的事业传承给后人,如同南董(指南宋理学学派的代表朱熹)一样,将智慧和价值观传递给后世。

整首诗意蕴含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祝福和对人生追求的思考。通过描绘夜晚的喧嚣和清晨的宁静,以及对人才和荣誉的追求,诗词展示了作者对高尚理想和价值的坚守,并呼唤读者在有限的生命中及时行乐,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努力。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guó zǐ jiàn chéng yán jǐ shèng tí jǔ jiāng dōng fēn yùn dé dòng zì
送国子监丞颜几圣提举江东分韵得动字

cháng ān yè wèi ài, kè zhěn yàn qún dòng.
长安夜未艾,客枕厌群动。
píng míng shì tiān què, jiàn pèi míng bì běng.
平明视天阙,剑佩鸣珌琫。
xué shěng suī lěng guān, shàng yì xiǎng zhōu kǒng.
学省虽冷官,上意响周孔。
liù fēi zì tiān xià, duō shì kè yún wēng.
六飞自天下,多士溘云滃。
yōng cān yàn píng lù, dào zhǔ fā xī měng.
饔餐燕苹鹿,道主发醯蠓。
fāng jiāng shǔ qí yīng, gāo jǔ chū āi wěng.
方将属耆英,高举出埃塕。
lí shāng chūn dài dàng, guī lù yuè tóng lóng.
离觞春骀荡,归路月朣胧。
xūn yè dāng jí shí, qiān nián fù nán dǒng.
勋业当及时,千年付南董。


相关内容11:

送花还宗易

赠张孟阜绝句

寒食早起围炉中戏和林宗易韵二首

履方携姜坦道诗卷相过为书其后

挽张材卿知郡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朱及之以所种荔枝结实招饮不及赴以诗谢之
    闽谱余尝第状元,年来虽见仅名存。贡存天宝犹徒扰,赋似相如亦妄论。每羡朝阳私沃壤,正愁秋雨妬......
  • 次吕伯恭见寄韵
    鲁钝不如锥处囊,嗜好凿圆投枘方。镜中须发今苍浪,多病年来疏酒觞。山林旧约都茫茫,局促何由心......
  • 和韩无咎使君吊李谪仙
    力士能令妃子嗔,长安无复谪仙人。宫袍却换江东酒,野乳终为帝外臣。孤冢道旁空怨结,两峰烟际自......
  • 和沈商卿次前韵
    逢人问行李,几日至东园。别去将三月,书来得五言。淮山分限域,风土异寒暄。四大知安稳,根尘要......
  • 六言
    一丘一壑粗足,老圃老农可师。鸡唱不踰风雨,蛙鸣何择官私。...
  • 赠李君玉
    老大何堪客,穷愁畧不醒。发因閒事白,眼为好山青。月下南飞鹊,风前自照萤。倚君如玉树,蒲柳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