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宓
2025-09-09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

宋代  陈宓  

浓阴犹辨石粼粼,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路回不见笋舆凭。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翻译及注释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是宋代陈宓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浓阴犹辨石粼粼,
百尺浑疑到底冰。
湍急宛乘银骑出,
身轻直向碧霄凌。

风前别酒能禁几,
雨外征衣却惯曾。
最是萧萧霜叶动,
路回不见笋舆凭。

中文译文:
浓密的阴影仍然映照出光滑的石面,
水面百尺之深仿佛是一层冰底。
湍急的水流仿佛骑着银色的马匹冲出来,
身体轻盈地直冲向苍穹。

在风前,别离时喝酒能够减轻几分伤感,
在雨外,征途上的衣袍却习惯了风雨的洗礼。
最富有诗意的是那寂静中飘落的霜叶,
回到原路,已经看不见曾经依靠的舟车。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离别之情和旅途的感受,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

首先,诗中描述了景山的一片浓密阴影,给人一种凉爽的感觉,水面映照出闪烁的光芒,仿佛是一层冰底。这种景象既有一种美丽的景色,又带有离别的忧伤之感。

接着,诗中描绘了湍急的水流犹如骑着银色马匹冲出来,象征着旅途的艰辛和奔波。作者形容自己身体轻盈,直冲向苍穹,表达了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在离别之际,作者在风前喝酒,试图淡化离别的伤感;然而,在征途的风雨中,作者习惯了风雨的洗礼,体现了一个行旅者坚韧不拔的品质。

最后,作者以"萧萧霜叶动"的景象来表达离别时的寂寥和凄凉,回到原路时,已经看不到曾经依靠的舟车,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追忆。

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绘景物的细腻和诗人的个人感受,表达了离别之情和旅途中的心境,展示了作者对离别和旅途的独特体验和感悟。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拼音读音参考

shí bā rì jǐng shān tóng zhōu zuò bié
十八日景山同舟作别

nóng yīn yóu biàn shí lín lín, bǎi chǐ hún yí dào dǐ bīng.
浓阴犹辨石粼粼,百尺浑疑到底冰。
tuān jí wǎn chéng yín qí chū, shēn qīng zhí xiàng bì xiāo líng.
湍急宛乘银骑出,身轻直向碧霄凌。
fēng qián bié jiǔ néng jìn jǐ, yǔ wài zhēng yī què guàn céng.
风前别酒能禁几,雨外征衣却惯曾。
zuì shì xiāo xiāo shuāng yè dòng, lù huí bú jiàn sǔn yú píng.
最是萧萧霜叶动,路回不见笋舆凭。


相关内容11:

初出大江移泊别浦

端午

到雪峰

重宿城头驿

和陈教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挽刘实斋尚书
    玉节江湖晚,油幢岭海春。一朝晋遗老,千古汉名臣。清白冰壶操,尊光紫府身。全归公不憾,愁绝奠......
  • 人日立春极寒
    彩鞭点雨斧如雷,头上顽云打不开。冬序方随人日尽,春愁却载土牛来。几多漕运留冰解,何限耕桑要......
  • 沙头送客和伯文
    报答春光两鬓华,荆南二月苦无花。津亭折柳清江驶,野寺观棋白日斜。赋客不来楼背隰,霸功安在戟......
  • 答李武伯
    李郎江西彦,杰出天与才。勉斋恨得晚,垂绝倾所怀。朅来复入闽,吾道叹已乖。延平有书社,四儒孔......
  • 赞梅溪王先生像
    先生之道,得天之全。气刚以和,如四时然。功在王室,惠留于泉。不怒而教,恶遏善迁。为政以德,......
  • 小家住深村
    小家住深村,独犬应门户。招麾不去来,进止有常处。从田仍司盗,奔走亦御侮。常恐下生氂,八方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