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文观察...
  • 寄桐庐李华甫(宋·连文凤)释义及解释
    古诗文 寄桐庐李华甫(宋连文凤) 释义 寄桐庐李华甫(宋连文凤)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客里光阴叹白驹,青山何处故人疏。花开花落难逢笑......
  • “foresignify”的英英意思
    单词 foresignify 释义 foresignify, v.|fsgnfa|[f. fore- prefix + signify v.]trans. To signify beforehand. a. To betoken beforehand,......
  • 古剑篇送蔡君谟自谏省出守福唐
    生铜夜夜鸣,剉铁未尝缺。主人久提携,何事赠离别。借问岂酬恩,请看镡上血。休惭补履功,出处异施设。...
  • 如欲复大雅
    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独力撑颓宇,清响薄高云。余少略见之,讽诵每欣欣。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氛。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苟非知音赏......
  • 高考传媒艺考一本线多少分 高考传媒艺考一般多少分
    高考传媒艺考一本线多少分高考传媒艺考一本线多少分一、高考传媒艺考一本线多少分高考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许多学生梦寐以求的选择,很多人对于......
  • 濒湖脉学

    濒湖脉学

    作品简介:《濒湖脉学》,脉学著作,1卷。明李时珍撰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李时珍晚号濒湖老人,此书撰于晚年,故名。全书用歌赋体形式,分《七言诀》和《四言诀》两部分,《七言诀》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等27脉形状、主病及相似脉鉴别。《四言诀》系李时...

    2025-10-01
  • 奇经八脉考

    奇经八脉考

    作品简介:《奇经八脉考》,经脉专书,1卷,明李时珍撰,刊于万历六年(1578年)。此书为研究奇经八脉之专论。李氏参考历代有关文献,对十二正经以外的阴维、阳维、阴跷、阳跷、任、督、带、冲八脉循行路线和主治病证,进行了整理和说明,并提出个人见解。其对奇经理论之阐发...

    2025-10-01
  • 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

    作品简介:《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

    2025-10-01
  • 千金方

    千金方

    作品简介:《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作者孙思邈,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唐朝孙思邈所著,约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该书集唐代以前诊治经验之大成,对后世医家影响极大。《千金要...

    2025-10-01
  • 难经

    难经

    作品简介:《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又称《八十一难》,是中医现存较早的经典著作。关于《难经》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认为其成书不晚于东汉,内容可能与秦越人(扁鹊)有一定关系。《难经》之“难”字,有“问难”或“疑难”之义。全书共八十一难,...

    2025-10-01
  •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作品简介:《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神农本草经》记载了365种...

    2025-10-01
  •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

    作品简介:《本草纲目》,药学著作,五十二卷,明李时珍撰,刊于1590年。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作者在继承和总结以前本草学成就的基础上,结合作者长期学习、采访所积累的大量药学知识,经过实践和钻研,...

    2025-10-01
  • 伤寒论

    伤寒论

    作品简介:《伤寒论》为东汉张仲景所著汉医经典著作,是一部阐述外感热病治疗规律的专著,全书12卷。现今遗存10卷22篇。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名为《金匮要略方论》。……...

    2025-10-01
  •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作品简介:《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其余三者为《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