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拱翠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陈师道
2025-07-24

拱翠亭

宋代  陈师道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拱翠亭作者简介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道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拱翠亭翻译及注释

《拱翠亭》是宋代诗人陈师道所作,这首诗以茅竹蔽幽奇的拱翠亭为题材,描述了亭子的建成和来访者留下诗文的情景。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千年茅竹蔽幽奇,
一日堂成四海知。
便有文公来作记,
尚须吾辈与题诗。
至人但有经行处,
宝盖仍存朽老枝。
能事向来非促迫,
经年安得便嫌迟。

诗意:
这首诗以拱翠亭为背景,表达了陈师道对亭子的喜悦和对文人雅士留下诗文的期望。茅竹茂盛的拱翠亭已经存在了千年,但只用了一天就建成了,这个消息传遍了四海。陈师道说,当亭子刚建好时,就有文公前来留下纪念,而我们这些后来者也应该留下自己的诗文。至高无上的人物只需在亭中有所领悟之处,就能在亭内留下宝贵的诗篇,即使亭子已经有些朽败,但这些诗篇仍然存在,永远不会消逝。真正的才华和事业从来都不受时间的紧迫限制,经过岁月的积淀,反而更显珍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拱翠亭的壮丽和文人雅士留下诗文的情景。通过对亭子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古老文化和才华留存的敬仰和推崇。拱翠亭作为一个历经千年的茅竹亭子,仍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显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吸引力。诗人通过“文公”这个形象,强调了文人雅士的重要性,他们的到来和留下的诗篇使得亭子更加有意义和珍贵。诗中的“至人”指的是真正有才情的人,他们只需在亭中找到一处灵感激发之处,就能创作出珍贵的诗篇,这种才华不受时间限制,超越了亭子的衰老。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给人留下深思的余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拱翠亭的描绘,表达了对古老文化和才华的敬仰,并呼唤后来者留下自己的诗篇。同时也传递了时间无法抹灭真正才情的思想,展示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和追求。

拱翠亭拼音读音参考

gǒng cuì tíng
拱翠亭

qiān nián máo zhú bì yōu qí, yī rì táng chéng sì hǎi zhī.
千年茅竹蔽幽奇,一日堂成四海知。
biàn yǒu wén gōng lái zuò jì, shàng xū wú bèi yǔ tí shī.
便有文公来作记,尚须吾辈与题诗。
zhì rén dàn yǒu jīng xíng chǔ, bǎo gài réng cún xiǔ lǎo zhī.
至人但有经行处,宝盖仍存朽老枝。
néng shì xiàng lái fēi cù pò, jīng nián ān dé biàn xián chí.
能事向来非促迫,经年安得便嫌迟。


相关内容11:

再酬

盘马山

观音亭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

和李端叔大夫从参寥子游许昌西湖十绝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庙
    筑岩傅胥靡,耕野莘老农。倏来坐庙堂,谈笑树奇功。卯金运徂谢,孔明隐隆中。谁言一丘壑,卧此夭......
  • 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
    风回荔萝香,意与尘气别。杳杳云际钟,皎皎松上月。触焉感幽处,蜡屐俟明发。...
  • 十七日观潮三首
    潮头初出海门山,千里平沙转面间。犹有江神怜北客,欲将奇观破衰颜。...
  • 和人九日诗
    三径就荒陶令宅,两峰高并杜翁情。悲秋不奈黄花好,落帽谁怜白发生。远岫薄云收细雨,晚林丹叶弄......
  • 送杭州使君苏内相先生某用先生旧诗方丈仙人
    世人期公浅,云是真谪仙。愿公老台鼎,白首冠貂蝉。为之乃固有,弗为愈知贤。清风不可挹,高高薄......
  • 蝇虎
    物微趣下世不数,随力捕生得称虎。匿形注目摇雨股,卒然一击势莫御。十中失一八九取,吻间流血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