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过佛教子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18

过佛教子岭

宋代  李弥逊  

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
却恐前一是摩诘,此身今落花图中。

过佛教子岭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过佛教子岭翻译及注释

《过佛教子岭》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冈回岭转翠相重,
寻找言语回报山中的未竟之功。
然而担心之前的行为像摩诘一样,
如今身在花图之中。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和感悟。诗人在山岭曲折回环的地方,欣赏着山间的青翠景色,他在山中寻找能够回报自己未竟之功的言语。然而,他担心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否像佛教中的智者摩诘一样,没有达到最终的境地。现在,他身处于变幻多姿的花图之中,暗示了他对自己的境遇感到困惑和迷茫。

赏析:
这首诗以山岭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诗人的内心感受,抒发了作者对自身修行的疑虑和迷茫。冈回岭转翠相重,给人以曲折、回环的感觉,呼应了人生道路的曲折和起伏。寻找言语酬谢山中的未了工,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修行成果的期待,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路上的孤独和无法言说之感。却恐前一是摩诘,此身今落花图中,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修行成果的怀疑和困惑,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整首诗运用了山岭与花图的对比,凸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通过与佛教智者摩诘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修行是否有所欠缺的担忧和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景物描写和意境营造,揭示了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思考。诗人对自身修行成果的怀疑和迷茫,以及对现实境遇的无奈,使得整首诗呈现出深沉的哲理意味。同时,通过山岭与花图的对比,给人以对比鲜明的视觉感受,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过佛教子岭拼音读音参考

guò fó jiào zi lǐng
过佛教子岭

gāng huí lǐng zhuǎn cuì xiāng zhòng, mì yǔ chóu shān wèi liǎo gōng.
冈回岭转翠相重,觅语酬山未了工。
què kǒng qián yī shì mó jí, cǐ shēn jīn luò huā tú zhōng.
却恐前一是摩诘,此身今落花图中。


相关内容11:

绿竹阁

西山冈得步奉怀蹈元

与公序避暑石盎方昼欲寝闻林间鸟乐因得小诗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纪德十一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丘宰生日二首
    阳复朋来七日耳,黎明当动有泉水。阴阴寒谷未生春,天闵斯民如赤子。遂因天下生奇人,俾歌襦袴无......
  • 五峰寺
    五峰如五城,草树皆秀发。人间白玉京,此土黄金刹。长松菜步武,目改心已雪。税鞅罢言归,前山写......
  • 偶题
    才薄难趋供奉班,归来作意水云闲。谪官谩说九年计,客枕曾无一夕安。渭水不应藏钓艇,淮阴便合起......
  • 游玉华洞
    步出山门日已西,昏鸦寒并隔巢枝。更寻陈迹穿阴洞,藓壁关真屈径奇。...
  • 秋日白莲
    竹外玻璃十顷宽,水芝高下刻琅玕。冷香翦翦秋风动,孤艳泠泠晓月寒。康乐气豪犹出社,易之韵俗更......
  • 落花十绝
    幽栖竹路满苍苔,花拥柴扉午未开。可是春风料理得,时吹一片过窗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