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幽居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23

幽居

宋代  黄庚  

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幽居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幽居翻译及注释

《幽居》是宋代黄庚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宁静幽深的居所,以及他在这里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精致的意象展示了作者隐居幽深之处的景象和心境。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首先,诗词表达了作者追求宁静和闲适生活的愿望。作者称自己的居所为"幽居",意味着远离尘嚣,远离喧嚣的世界,寻求内心的宁静。他赢得了一身的闲适,暗示他已经远离了纷扰的尘世,过上了理想的生活。

其次,诗词中的景物描绘了幽深居所的安静与孤寂。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展示了作者居所的幽静之处。这里没有外人的打扰,柴门紧闭,整日静谧。这种安静与孤寂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作者独处的宁静与自由。

诗词中还出现了斜阳、明晚浦、落叶和瘦秋山等秋天的景象,这些景物传达了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斜阳映照在晚浦之上,落叶点缀在瘦秋山上,这些景象描绘了秋天的寂静与凄美,与作者幽居的氛围相呼应,进一步突出了安宁与静谧的主题。

最后,诗词中的隔水双飞鹭和忘机自往还,表达了作者超脱尘俗、自由自在的心态。隔水双飞的鹭鸟象征着自由和纯洁,它们自由地在水面上飞翔,不受拘束。忘机自往还则表明作者不受世俗的牵绊,心境自在自由,追求的是一种超然的境地。

综上所述,黄庚的《幽居》通过对幽深居所的描绘,表达了追求宁静、远离尘嚣、享受自由自在生活的愿望。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精致的意象展现了作者的幽居生活和内心状态,营造出一种静谧、安宁的氛围,给读者带来了一种宁静与超脱的感受。

幽居拼音读音参考

yōu jū
幽居

yōu jū shǎo chén shì, yíng de yī shēn xián.
幽居少尘事,赢得一身闲。
zhú wū wú rén dào, zhài mén jǐn rì guān.
竹屋无人到,柴门尽日关。
xié yáng míng wǎn pǔ, luò yè shòu qiū shān.
斜阳明晚浦,落叶瘦秋山。
gé shuǐ shuāng fēi lù, wàng jī zì wǎng huán.
隔水双飞鹭,忘机自往还。


相关内容11:

拟古

寄谢蔡松江路教

题明皇按乐图

九日客怀

偶成简任肃斋教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次韵宋南伯梅花
    天姿不与百花邻,枯木前头独自新。桃杏满川浑未识,犹将颜色斗青春。...
  • 和喻迪孺郎中春日书事二首
    春风不入鬓边青,羞逐儿童趁晚晴。花欲近人颜色好,鸟来窥户语音清。钩帘静院山相顾,散策高亭月......
  • 随隐为祝南山赋
    踪迹何拘似白云,不专丘壑避红尘。田堪耕稼即莘野,水可钓鱼皆渭滨。无碍滞心宁择地,有幽闲处便......
  • 通玄观
    云气深深护石坛,红尘飞不到阑干。清阴满地无人迹,一径松风鹤梦寒。...
  • 时升见惠芍药三朵作诗谢之二首
    百花零落已成尘,闻道君家解击春。艳质娇娆应见惯,肯分粲者遗愁人。...
  • 和杜安行南湖泛筏诗
    翩翩小筏稳如船,十亩平湖碧浸天。不待乞身追贺监,君今已是吏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