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刘长卿
2025-09-09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唐代  刘长卿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翻译及注释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以作者参加茶会的经历为主线,表达了对世俗烦扰的厌倦和对虚幻世界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来到这里机缘巧合,逐渐感到自己被尘网迷惑。
因此认识到世间的万物皆是幻相,自己与虚幻的浮云一样。
茶宴间的竹子与高枕互相映照,手杖上的空花随风摇曳。
芳香飘到天外,太阳西沉于两座林间。
傲慢的官员渐渐与我亲近,真正的僧人幸运地与我结伴。
这能让旅客心生归意,不再回到东溪。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茶会上的心境变化。一开始,他对茶会持有一种消极的态度,觉得自己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然而,通过茶会的经历,他渐渐感受到世间事物的虚幻与转瞬即逝。他觉得自己与浮云一样飘忽不定。在茶会中,他与自然的对话,感受到竹子的静谧和花朵的空灵。他开始亲近与傲慢的官员相处,结伴赏景,真正领略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友谊。最终,他意识到自己已经对东溪的人和事失去了兴趣和归意。

整首诗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拟人、夸张等,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诗人以自身的体验,表现出对尘世的失望和对虚幻的思考,从而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和人情世故的思考。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拼音读音参考

huì fú sì yǔ chén liú zhū guān chá huì dé xī zì
惠福寺与陈留诸官茶会(得西字)

dào cǐ jī shì qiǎn, zì xián chén wǎng mí.
到此机事遣,自嫌尘网迷。
yīn zhī wàn fǎ huàn, jǐn yǔ fú yún qí.
因知万法幻,尽与浮云齐。
shū zhú yìng gāo zhěn, kōng huā suí zhàng lí.
疏竹映高枕,空花随杖藜。
xiāng piāo zhū tiān wài, rì yǐn shuāng lín xī.
香飘诸天外,日隐双林西。
ào lì fāng jiàn xiá, zhēn sēng xìng xiāng xié.
傲吏方见狎,真僧幸相携。
néng lìng guī kè yì, bù fù huán dōng xī.
能令归客意,不复还东溪。


相关内容11:

岁夜喜魏万成、郭夏雪中相寻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兼别岑单父

武陵田太守席送司马卢谿

留题李明府霅溪水堂

奉和中书徐侍郎中书省玩白云寄颖阳赵大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送周十一
    秋风陨群木,众草下严霜。复问子何如,自言之帝乡。岂无亲所爱,将欲济时康。握手别征驾,返悲岐......
  • 贻刘高士别
    夙驾出东城,城傍早霞散。初日照龙阙,峨峨在天半。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俯视趋朝客,簪珮何......
  • 赠普门上人
    支公身欲老,长在沃洲多。惠力堪传教,禅心久伏魔。山云随坐夏,江草伴头陀。借问回心后,贤愚去......
  • 京口怀洛阳旧居,兼寄广陵二三知己
    川阔悲无梁,蔼然沧波夕。天涯一飞鸟,日暮南徐客。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
  • 武陵开元观黄炼师院三首
    松间白发黄尊师,童子烧香禹步时。欲访桃源入溪路,忽闻鸡犬使人疑。先贤盛说桃花源,尘忝何堪武......
  •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果得僧家缘,能遗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