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李嘉祐
2025-07-24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唐代  李嘉祐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作者简介

李嘉祐,字从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赵州(今河北省赵县)人。天宝七年(748)进士,授秘书正字。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翻译及注释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这首诗由李嘉祐创作,是一首挽歌,表达了对故燕国相公的哀悼之情。

第一句“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描述相公为人品德高尚,被誉为留侯(即诸葛亮)重名。

第二句“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指出相公为政务游刃有余,但因病而失去生命。

第三句“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表达了对相公的尊敬和思念,将相公比喻为一个伟大的梦想,而相公的坟墓成为一个庄严的城市。

第四句“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表达了对相公的哀思之情,相公的离去使人世间充满了悲伤。

第五句“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描绘了相公执政的时代是一个和谐平衡的时期,而相公的离去使得这个时代失去了平衡。

第六句“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指出相公具有蜀汉之间疆域的一项重要政绩,而丧失相公的领导将使汉朝的大政治掌控遭到缺失。

第七句“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描述了当相公去世后,车马行止,乐器停奏的场景,象征着人们对相公的哀悼之情。

最后两句“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写出了诗人的悲痛之情,表达了相公去世后的世界变得荒芜寂静,百花凋零。

这首诗以凄凉的笔调和哀思之情,表达了对故燕国相公的哀悼之情,反映了诗人对逝去事物的深深忧伤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同时,通过对相公的赞美和表达,也展示了人们对伟大人物的崇敬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gù yān guó xiàng gōng wǎn gē èr shǒu
故燕国相公挽歌二首

wén ruò wéi quán dé, liú hóu shì zhòng míng.
文若为全德,留侯是重名。
lùn gōng zhǎng bù zǎi, yīn bìng dé wú shēng.
论公长不宰,因病得无生。
dà mèng yī chán dìng, gāo fén gòng huà chéng.
大梦依禅定,高坟共化城。
zì yīng lián jì miè, rén shì dàn shāng qíng.
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gòng měi chí héng rì, jiē yán zhé kǎn shí.
共美持衡日,皆言折槛时。
shǔ hóu gōng miào lüè, hàn zhǔ quē tái sī.
蜀侯供庙略,汉主缺台司。
chē mǎ xíng réng zhǐ, jiā xiāo yàn yòu bēi.
车马行仍止,笳箫咽又悲。
jīn nián dù líng mò, tiǎn cuì bǎi huā chí.
今年杜陵陌,殄瘁百花迟。


相关内容11:

酬窦拾遗秋日见呈(时此公自江阴令除谏官)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阙下芙蓉

戏题关门

佐郡思旧游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饯王岑判官赴襄阳道
    故人汉阳使,走马向南荆。不厌楚山路,只怜襄水清。津头习氏宅,江上夫人城。夜入橘花宿,朝穿桐......
  • 送兖州杜别驾之任
    停车邀别乘,促轸奏胡笳。若见楚山暮,因愁浙水赊。河堤经浅草,村径历繁花。更有堪悲处,梁城春......
  • 古兴
    十五小家女,双鬟人不如。蛾眉暂一见,可直千金馀。自从得向蓬莱里,出入金舆乘玉趾。梧桐树上春......
  • 虢州南池候严中丞不至
    池上日相待,知君殊未回。徒教柳叶长,漫使梨花开。驷马去不见,双鱼空往来。思想不解说,孤负舟......
  • 与鲜于庶子泛汉江
    急管更须吹,杯行莫遣迟。酒光红琥珀,江色碧琉璃。日影浮归棹,芦花罥钓丝。山公醉不醉,问取葛......
  • 东郊纳凉,忆左威卫李录事收昆季、太原崔参军三首
    水竹谁家宅,幽庭向苑门。今知季伦沼,旧是辟疆园。饥鹭窥鱼静,鸣鸦带子喧。兴成只自适,欲白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