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泐潭我和尚真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8

泐潭我和尚真赞

宋代  黄庭坚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泐潭我和尚真赞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泐潭我和尚真赞翻译及注释

《泐潭我和尚真赞》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位真正的和尚,他以枯木般的坚韧与傲然自信,凌驾于万物之上。顶门上的眼睛象征着他洞察世间事物的深刻智慧,而正法中的骨骼则代表他对佛法教义的坚守。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而有力的语言展现了黄庭坚对和尚高尚品质的赞美。首句“枯木突兀,傲睨万物”以形容词“突兀”和动词“傲睨”描绘了和尚的威仪和超然姿态。枯木虽然干瘦,但依然挺拔坚韧,象征着和尚对尘世的超越与超然。和尚以智慧和慈悲的眼光审视世界,顶门上的眼睛象征他的洞察力和对真理的领悟。最后一句“正法中骨”强调了和尚对佛法教义的坚守和忠诚。整首诗词寥寥数语,却传递出了和尚应有的高尚品质和境界。

黄庭坚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自然、含蓄深邃而著称。这首《泐潭我和尚真赞》展现了他对和尚精神风貌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推崇。这首诗词以简练的形象描写和尚的特质,表达了对精神境界的推崇和赞美,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

泐潭我和尚真赞拼音读音参考

lè tán wǒ hé shàng zhēn zàn
泐潭我和尚真赞

kū mù tū wù, ào nì wàn wù.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dǐng mén shàng yǎn, zhèng fǎ zhōng gǔ.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相关内容11: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

答雍熙光老颂

追和东坡壶中九华

吴执中有两鹅为余烹之戏赠

题郭熙山水扇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庭诲惠钜砚
    郭君大砚如南溟,化我霜毫作鹏翼。安得剡藤三千尺,书九万字无渴墨。...
  • 书石牛溪旁大石上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闲,高真众灵思......
  • 宋宗儒真赞
    宋子勃窣,心有古镜。朝四暮三,为笑不竞。於一捻一,犹著禅病。探丸起死,味药知性。忧患不入乎......
  • 戏答仇梦得承制二首
    结发从征听鼓鼙,未曾一展胸中奇。弯弓如月落霜雁,谁道将军能赋诗。...
  •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心适堂
    一屏一榻无俗尘,左置枯桐右开易。重门不闭谁往还,明月清风是相识。...
  • 和答张仲谟泛舟之诗
    云容天影水中摇,分坐船舷似小桥。联句敏於山吐月,举觞疾甚海吞潮。兴来活脔牛心熟,醉罢红炉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