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18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

宋代  黄庭坚  

清泉数斛关幽事,生见镜中鱼往来。
浮萍蚀尽秋月面,霜为一磨如匣开。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翻译及注释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泉数斛关幽事,
生见镜中鱼往来。
浮萍蚀尽秋月面,
霜为一磨如匣开。

中文译文:
清澈的泉水数斛关乎幽深的事情,
在镜子里看到鱼儿往来。
浮萍被侵蚀而消失,秋月的脸庞,
霜花像一把刀磨砺着打开。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小池塘的景象,通过对水中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和思考。清泉代表着清澈纯净的心灵,而镜中的鱼儿象征着生命的活跃和往来。浮萍被侵蚀消失,秋月的脸庞则被霜花所覆盖,这些景物的变迁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

赏析:
黄庭坚以简练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小池塘的景色,通过寥寥数语勾勒出了一幅幽静深远的意境。清泉和镜中的鱼儿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于清澈和生命力的追求。而浮萍被蚀尽,秋月的脸庞被霜花所遮盖,暗示了光阴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引发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思考。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凝练的意象,传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感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黄庭坚善于以简洁的词句引发读者的联想,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深远的意境和哲理。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拼音读音参考

hé liǔ zi yù guān shě shí shǒu zhī xiǎo chí
和柳子玉官舍十首之小池

qīng quán shù hú guān yōu shì, shēng jiàn jìng zhōng yú wǎng lái.
清泉数斛关幽事,生见镜中鱼往来。
fú píng shí jǐn qiū yuè miàn, shuāng wèi yī mó rú xiá kāi.
浮萍蚀尽秋月面,霜为一磨如匣开。


相关内容11:

戏答王观复酴醾菊二首

禅句二首

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二首

题刘法直诗卷

麟趾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养斗鸡
    峥嵘已介季氏甲,更以黄金饰两戈。虽有英心甘斗死,其如纪渻木鸡何。...
  • 寄尉氏仓官王仲弓
    啸台有佳人,玄发鉴(上竹下并)珥。登高歌一曲,听者倾城市。门无行媒迹,草木倚憔悴。人物方眇......
  • 几道复觅槟榔
    蛮烟雨里红千树,逐水排痰肘後方。莫笑忍饥穷县令,烦君一斛寄槟榔。...
  • 答雍熙光老颂
    独弄参军无鼓笛,右军池里泛渔舟。岂知剑外雍熙老,收得黄巢折剑头。...
  • 追和东坡壶中九华
    有人夜半持山去,顿觉浮岚暖翠空。试问安排华屋处,何如零落乱云中。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
  • 吴执中有两鹅为余烹之戏赠
    学书池上一双鹅,宛颈相追笔意多。皆为涪翁赴汤鼎,主人言汝不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