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寄傅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林逋
2025-07-24

寄傅霖

宋代  林逋  

葛蔓烟枯束六经,高廉浑与昔贤停。
黄牙稚子跨牛犊,白眼山人识剑形。
寒睡草旁林酒壮,晓思河曲雨槎腥。
传闻曾说平生事,不要清朝梦武丁。

寄傅霖作者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寄傅霖翻译及注释

《寄傅霖》是宋代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葛蔓烟枯束六经,
高廉浑与昔贤停。
黄牙稚子跨牛犊,
白眼山人识剑形。

寒睡草旁林酒壮,
晓思河曲雨槎腥。
传闻曾说平生事,
不要清朝梦武丁。

中文译文:
葛蔓烟枯束起六经,
高廉浑然与古贤停。
黄牙稚子跨着小牛犊,
白眼山人辨识剑的形状。

寒睡在草旁,林中的酒使人壮,
黎明时思考河曲中的雨水的腥味。
传闻曾经说过平生的事情,
不要做清朝时期梦见武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林逋寄给傅霖的信函形式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思考。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历史的珍视,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

诗的开头,葛蔓烟枯束起六经,意味着诗人对经典文化的尊重和传承。高廉浑然与古贤停,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接下来,黄牙稚子跨着小牛犊,白眼山人辨识剑的形状,描绘了一个年幼的孩子和一个山中的老人。这两个形象象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传递。

在诗的后半部分,寒睡在草旁,林中的酒使人壮,黎明时思考河曲中的雨水的腥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的思考。传闻曾经说过平生的事情,不要做清朝时期梦见武丁,意味着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警示。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展现了林逋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见解。

寄傅霖拼音读音参考

jì fù lín
寄傅霖

gé màn yān kū shù liù jīng, gāo lián hún yǔ xī xián tíng.
葛蔓烟枯束六经,高廉浑与昔贤停。
huáng yá zhì zǐ kuà niú dú, bái yǎn shān rén shí jiàn xíng.
黄牙稚子跨牛犊,白眼山人识剑形。
hán shuì cǎo páng lín jiǔ zhuàng, xiǎo sī hé qū yǔ chá xīng.
寒睡草旁林酒壮,晓思河曲雨槎腥。
chuán wén céng shuō píng shēng shì, bú yào qīng cháo mèng wǔ dīng.
传闻曾说平生事,不要清朝梦武丁。


相关内容11:

陈先辈故居

寄刘继先

满庭芳

西湖泛舟入灵隐寺

水调歌头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雪三首
    湿飘乾堕著豀林,阵猛花尖聚砌阴。晓沫平随茶筹薄,冻痕全共药锄深。慵多只好披诗看,狂甚无如叩......
  • 易从师山亭
    林表秋山白鸟飞,此中幽致亦还稀。西村渡口人烟晚,坐见渔舟两两归。...
  • 孤山雪中写望寄呈景山仙尉
    璚树摇岑掠眼新,鲜飙时复飏珠尘。此中自是蓬莱阙,何处更寻姑射人。...
  • 垣县山中寻李书记山居不遇,留题河次店
    白云红树绕琅东,名鸟群飞古画中。仙吏不知何处隐,山南山北雨蒙蒙。...
  • 留题李颉林亭
    兼琴枕鹤经,尽日卧林亭。啼鸟自相语,幽人谁欲听。半阑花籍白,一径草盘青。何必对樽酒,此中堪......
  • 送茂才冯彭年赴举
    相送不觉远,离亭寒日斜。川途分野色,僮御想京华。背水当公战,凌云属赋家。前春得意处,酣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