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赠浮屠道本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王之道
2025-07-18

赠浮屠道本二首

宋代  王之道  

暑雨初晴江上村,藕花无数午风温。
梁山正帖淮南岸,到得精蓝日未昏。

赠浮屠道本二首作者简介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赠浮屠道本二首翻译及注释

《赠浮屠道本二首》是宋代诗人王之道的作品。这首诗以描绘夏日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一首:
暑雨初晴江上村,
藕花无数午风温。
梁山正帖淮南岸,
到得精蓝日未昏。

二首:
暑雨初晴江边村庄,
湖中藕花无数盛开。
山峰映照在淮河岸,
太阳下山前依然明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暑雨过后的一幅田园景色。诗人以江边的村庄为背景,描绘了天空放晴后,初露阳光的美丽景象。藕花在午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无数的花朵如同白玉一般洁白。同时,梁山的青翠山峰映照在淮河的岸边,形成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整首诗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题,展示了夏日景色的美丽和生机。通过对江上村庄、藕花和淮南岸的描绘,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清新宜人的夏日田园,让人感受到暑雨过后的宁静与美好。诗人选用简练明快的词语,使诗意清晰明了,给人一种清爽的感觉。整首诗意境和谐,节奏流畅,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激。通过描绘细腻的景色,诗人传递了一种宁静、美好和恬淡的心境。读者在欣赏这首诗时,也可以感受到夏日的清凉和自然的生机,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妙之处。

赠浮屠道本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zèng fú tú dào běn èr shǒu
赠浮屠道本二首

shǔ yǔ chū qíng jiāng shàng cūn, ǒu huā wú shù wǔ fēng wēn.
暑雨初晴江上村,藕花无数午风温。
liáng shān zhèng tiē huái nán àn, dào de jīng lán rì wèi hūn.
梁山正帖淮南岸,到得精蓝日未昏。


相关内容11:

归自合肥于四顶山绝湖呈孙仁叔抑之

过富池题澄江阁二首

和魏定父早春十首

和徐伯远见寄三首

青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彦逢弟春日即事
    杨花如雪菜花黄,路出初郊正日长。喜对新诗醒病眼,会逢膏雨沃骄阳。过僧竹院茶争美,酌客山堂酒......
  • 和彦时兄腊雪六首
    一洗乾坤不动尘,瑶台银阙斗清新。齐腰欲究安心法,乘兴当为访戴人。晔晔寒江归钓艇,丁丁虚谷动......
  • 春日书事呈历阳县苏仁仲八首
    似是东风恼客心,淹留行色故相禁。扁舟正在江南岸,又扰浮云作暮阴。...
  • 酬朱元顺参议
    舟来自金沙,敢避江路绕。计程逾五月,书劳比三考。湖阴见君处,取别殊草草。因思会面难,相从意......
  • 哀徐朝议恭人潘氏
    爱子心惟壹,宜家语不烦。雨添南涧藻,风偃北堂萱。郁郁今同穴,诜诜正满门。善哉摩顶记,归奉大......
  • 咏雪
    白榆风起匝天来,透隙穿帘醉眼开。毡襯庭阶茸妥贴,带盘山径玉萦回。根行万国将宜麦,香动千林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