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天津桥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27

天津桥

唐代  白居易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天津桥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天津桥翻译及注释

《天津桥》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津桥的美景,以及桥边的自然景观和动物。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津桥东北斗亭西,
到此令人诗思迷。
眉月晚生神女浦,
脸波春傍窈娘堤。
柳丝袅袅风缲出,
草缕茸茸雨剪齐。
报道前驱少呼喝,
恐惊黄鸟不成啼。

诗意:
诗人白居易通过描写津桥上的景物,表达了自己的诗思迷恋之情。他看到了美丽的眉月升起在神女浦,波浪拍打着窈窕堤岸。柳丝随风轻轻摇曳,草丛上的露珠顺着雨水剪齐。然而,身前的人们少有呼喝声,惧怕惊动身边的黄鸟。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形式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津桥的美景。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充满感情的语言,展示了他对自然美和乡野风情的热爱之情。诗中的景物形象生动,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诗人所描绘的美好景色。

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亮、波浪、柳丝和草丛,通过这些形象的展示,使整首诗充满了生机和明快的气息。同时,诗中的人物形象也起到了衬托和烘托的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整首诗的韵味和美感。读者在阅读这首诗时,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所描绘的美景,还能够领会到诗人对大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感悟。

总之,这首诗既展示了津桥的美景,又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希望读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人文环境的宁静,从而引发读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和感悟。

天津桥拼音读音参考

tiān jīn qiáo
天津桥

jīn qiáo dōng běi dǒu tíng xī, dào cǐ lìng rén shī sī mí.
津桥东北斗亭西,到此令人诗思迷。
méi yuè wǎn shēng shén nǚ pǔ,
眉月晚生神女浦,
liǎn bō chūn bàng yǎo niáng dī.
脸波春傍窈娘堤。
liǔ sī niǎo niǎo fēng qiāo chū, cǎo lǚ róng róng yǔ jiǎn qí.
柳丝袅袅风缲出,草缕茸茸雨剪齐。
bào dào qián qū shǎo hū hè, kǒng jīng huáng niǎo bù chéng tí.
报道前驱少呼喝,恐惊黄鸟不成啼。


相关内容11:

闻歌者唱微之诗

雪中晏起偶咏所怀兼呈张常侍、韦庶子、皇甫郎中

春风扇微和

雨中访崔十八

银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秋咏意
    炎凉迁次速如飞,又脱生衣著熟衣。绕壁暗蛩无限思,恋巢寒燕未能归。须知流辈年年失,莫叹衰容日......
  • 赠施仙姑
    缥缈吾家一女仙,冰容虽小不知年。有时频夜看明月,心在嫦娥几案边。...
  • 冬夜对酒寄皇甫十
    霜杀中庭草,冰生后院池。有风空动树,无叶可辞枝。十月苦长夜,百年强半时。新开一瓶酒,那得不......
  • 夜笛词
    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
  • 庐山独夜
    寒空五老雪,斜月九江云。钟声知何处,苍苍树里闻。...
  • 微之敦诗晦叔相次长逝,岿然自伤,因成二绝
    并失鹓鸾侣,空留麋鹿身。只应嵩洛下,长作独游人。长夜君先去,残年我几何。秋风满衫泪,泉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