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九龄
2025-07-24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唐代  张九龄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作者简介

张九龄(678-740) :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习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翻译及注释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是唐代诗人张九龄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竹子的形态和神韵。竹子修长挺拔,像是在紫色的空中飘垂;竹叶茂密丰盛,像是枝干上挂满了细腻的翠绿花朵。竹色永远不会随着月光的变化而改变,而竹子的音响则仿佛受到了和煦的风的吹拂。

赏析: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形态和特点的描绘,表现了竹子的清纯、高洁和不受外在因素影响的特性。无论是竹子的色彩,还是它发出的声音,都是独立于外界的变幻之中。诗人通过这种表现,赞美了竹子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人们对竹子的赞美之情。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诗意:这首诗最后的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竹子的进一步思考。在诗人看来,人们非常重视那些有高尚品德的人,而竹子恰好是具有这些品德的象征。另外,诗人也提到了凤凰,将竹子与这神圣的鸟儿做了对比,凤凰代表了帝王祥瑞和仪式的尊贵,而竹子则代表了虚心、谦逊和清雅。

赏析:通过将竹子与高尚的品德以及凤凰这样的神圣存在进行对比,诗人表达了竹子的独特价值和美丽。竹子的美不仅仅在于它的形态和清雅之美,更在于它所象征的高尚品质。同时,诗人也在反思人们应该学习竹子的虚心和谦逊,才能得到真正的赞美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竹子独特的美丽和高尚的品德。同时,诗人也通过对凤凰和高尚人物的提及,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价值和人们对竹子的赞美之情。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竹子的魅力和人们对竹子的敬佩之情。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拼音读音参考

hé huáng mén lú shì yù yǒng zhú
和黄门卢侍御咏竹

qīng qiē zǐ tíng chuí, wēi ruí fáng lù zhī.
清切紫庭垂,葳蕤防露枝。
sè wú xuán yuè biàn, shēng yǒu huì fēng chuī.
色无玄月变,声有惠风吹。
gāo jié rén xiāng zhòng, xū xīn shì suǒ zhī.
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
fèng huáng jiā kě shí, yī qù yī lái yí.
凤凰佳可食,一去一来仪。


相关内容11:

玩初月(一作沈佺期诗)

杂曲歌辞·双带子

杂曲歌辞·何满子

使还湘水

子夜四时歌六首·冬歌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
    寒食东郊道,扬鞲竞出笼。花冠初照日,芥羽正生风。顾敌知心勇,先鸣觉气雄。长翘频扫阵,利爪屡......
  • 立秋日题安昌寺北山亭
    楼观倚长霄,登攀及霁朝。高如石门顶,胜拟赤城标。天路云虹近,人寰气象遥。山围伯禹庙,江落伍......
  • 和崔黄门寓直夜听蝉之作
    蝉嘶玉树枝,向夕惠风吹。幸入连宵听,应缘饮露知。思深秋欲近,声静夜相宜。不是黄金饰,清香徒......
  • 杂曲歌辞·高句丽
    金花折风帽,白马小迟回。翩翩舞广袖,似鸟海东来。...
  • 庆云章
    昆仑元气,实生庆云。大人作矣,五色氤氲。昔在帝妫,南风既薰。丛芳烂熳,郁郁纷纷。旷矣千祀,......
  • 发营逢雨应诏
    豫游欣胜地,皇泽乃先天。油云阴御道,膏雨润公田。陇麦沾逾翠,山花湿更然。稼穑良所重,方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