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慧宣
2025-07-30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唐代  慧宣  

登高  写景  怀古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翻译及注释

诗词《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的中文译文如下: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诗意与赏析:
此诗是唐代慧宣为窦使君和恭法师共同写的诗,共有两首。这首诗表达了对高僧竺佛图澄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诗的开篇就表达了作者对竺佛图澄的钦佩和敬仰之情。他将竺佛图澄的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等事迹描绘出来,展示了高僧救世救人的伟大精神。

接下来的几句诗描述了佛法在中州地区的流行和葛陂暴乱的平息。中州地区的法律行为是弘扬佛法的,因此能够平息乱象。这一点也凸显了竺佛图澄的神奇能力和功德。

诗中提到了佛像的乳孔闪光和佛像掌中的镜子能够照射到千里之外,象征着佛法的光明和庇佑,显示了佛教信仰的神奇力量。

接下来的几句诗则提到了佛教经文中关于咒语和莲花的描述,暗示佛教经文具有消灾避邪的作用。同时也提到了吟诵经文的功德。

最后两句诗提到了埋石和流沙,象征着困境与变幻,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世俗现象。这一部分的意思是,尽管经文和佛法的力量可能变得不再明显,但这并不是推翻了佛道的价值,反而是佛道的新起点。

整首诗以描绘竺佛图澄的事迹和佛教信仰的神奇力量为核心,表达了作者对高僧的崇敬和对佛教的敬重。同时也传达了佛教的智慧和慈悲,以及佛法对人类社会的积极影响。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dòu shǐ jūn tóng gōng fǎ shī yǒng gāo sēng èr shǒu zhú fú tú chéng
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竺佛图澄

dà shì mǐn tú tàn, chéng jī rù shēng sǐ.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
zhōng zhōu fǎ jì hóng, gé bēi bào yì zhǐ.
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rǔ kǒng guāng yī shì, zhǎng jìng chè qiān lǐ.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
dào shèng zhòu lián huá, zāi shēng yín jí zi.
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mái shí yuán suī xiè, liú shā huà fāng sh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相关内容11:

游长安诸寺联句·长乐坊安国寺·穗柏联句

下狱贡诗

行汉水晚次神滩阻风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寄夫(贞元中伉登第辟江西幕不归张以诗寄之)
    久无音信到罗帏,路远迢迢遣问谁。闻君折得东堂桂,折罢那能不暂归。驿使今朝过五湖,殷勤为我报......
  • 书马如文石门居
    别业逸高情,暮泉喧客亭。林回天阙近,雨过石门青。野果谁来拾,山禽独卧听。要迎文会友,时复扫......
  • 喜卢郎及第
    晓妆初罢眼初瞤,小玉惊人踏破裙。手把红笺书一纸,上头名字有郎君。...
  • 闻李处士亡
    时时闻说故人死,日日自悲随老身。白发不生应不得,青山长在属何人。...
  • 丹阳浦送客之海上
    不到终南向几秋,移居更欲近沧洲。风吹雨色连村暗,潮拥菱花出岸浮。漠漠望中春自艳,寥寥泊处夜......
  • 句
    画鼓催来锦臂襄,小娥双起整霓裳。(《柘枝》,见《韵语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