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登郢州四望亭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曾伯
2025-10-05

登郢州四望亭

宋代  李曾伯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
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
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
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登郢州四望亭作者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登郢州四望亭翻译及注释

《登郢州四望亭》是宋代诗人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从这四望亭上看,烟尘散开,天地间无边际。数座山峰连绵不断,融入无垠的原野。一条河水与另一条河水相通。远处的沙地上飞来一只孤独的鹭鸟,天空中飞舞着几只乱飞的鸿雁。我家的山在何方?我的心与大江东流相随。

诗意:
《登郢州四望亭》描绘了登上郢州四望亭后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天地间苍茫无垠的景象,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追求无限的向往。山峰和原野的连绵、河水的相通,以及孤鹜和乱鸿的飞舞,都体现了大自然的恢弘和诗人的豪情。最后,诗人的思绪回到了自己的家山和大江,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作者豪情壮志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首句“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以景物的烟尘散开、天地的辽阔无垠作为开篇,给人以宽广的视野感。接着描述了数座山峰和广袤的原野,以及河流的相通,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广阔。孤鹜和乱鸿的出现,则增添了生动的画面和活力。最后两句“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将诗人的思绪带回了家乡和大江,展现了对故土的思念和对大自然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词以景物描写为主,以自然景观的壮丽和广阔来表达诗人的追求和豪情。通过描绘山峰、原野、河流和鸟雁的形象,诗人将人与自然相融合,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这首诗词在形象描绘上生动而丰富,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家乡的深情。

登郢州四望亭拼音读音参考

dēng yǐng zhōu sì wàng tíng
登郢州四望亭

xiòng chū yān chén biǎo, qián kūn zhǐ gù zhōng.
夐出烟尘表,乾坤指雇中。
shù fēng lián yě jiǒng, yī shuǐ yǔ shuǐ tōng.
数峰连野迥,一水与水通。
shā wài yíng gū wù, yún biān shù luàn hóng.
沙外迎孤鹜,云边数乱鸿。
jiā shān zài hé xǔ, xīn yǔ dà jiāng dōng.
家山在何许,心与大江东。


相关内容11:

和邓巽坡见寄元夕韵

洞庭口占

入祁阳县界即事

登桂林宜楼和李帅柱间韵

立春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重庆阃治十咏·华明堂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 九日登寿沙城楼
    偶因萸菊到城头,手揽潇湘一片秋。西北黄尘甭远徼,东南紫气盛中州。众山环拱皆衡麓,一水横陈是......
  • 游千山观
    自重来岭峤,岂暇访湖山。缇骑行边了,戎旗护戍閒。相看群玉外,一笑六郎间。回首西风静,何愁老......
  • 初夏即事简昞仲
    夏云方建汉旗赤,春事已如周辙东。几度炎涼经嫩绿,一番荣辱委残红。杜鹃岂为归心设,蝴蝶也无清......
  • 过江陵和黄虚舟韵四首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虚舟苟欲去,鸥鹭犹......
  • 登独秀台和徐意一韵
    老树凭高看,幽禽向静听。霜轻冬意薄,日正午阴停。榻侧从他鼾,江头自独醒。居然山是似,环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