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吴正仲遗蛤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24

吴正仲遗蛤蜊

宋代  梅尧臣  

紫缘常为海错珍,吴乡传入楚乡新。
樽前已夺蟹螫味,当日莼羹枉对人。

吴正仲遗蛤蜊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吴正仲遗蛤蜊翻译及注释

《吴正仲遗蛤蜊》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紫缘(一种贝类)在吴乡和楚乡之间的传播,以及作者在品尝蛤蜊时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紫缘常为海错珍,
吴乡传入楚乡新。
樽前已夺蟹螫味,
当日莼羹枉对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紫缘为引子,表达了作者对于吴乡和楚乡之间文化交流的思考。紫缘是一种珍贵的贝类,它在吴乡和楚乡之间传播,象征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承。作者通过描绘紫缘的珍贵和传播,表达了对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的思考。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作者在品尝蛤蜊时的感受。作者说自己已经品尝过樽前的蟹螫味道,意味着他已经尝遍了各种美味。然而,他认为当日所品尝的莼羹(一种菜肴)却是枉然对人,暗示着他对于人生的思考。这里的"枉"意味着徒劳、无益,作者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人生中一些经历和努力的反思。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紫缘的传播和作者对于蛤蜊的品尝,表达了对于文化交流和人生意义的思考。它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示了作者对于人生和价值观的深刻思考。

吴正仲遗蛤蜊拼音读音参考

wú zhèng zhòng yí gé lí
吴正仲遗蛤蜊

zǐ yuán cháng wèi hǎi cuò zhēn, wú xiāng chuán rù chǔ xiāng xīn.
紫缘常为海错珍,吴乡传入楚乡新。
zūn qián yǐ duó xiè shì wèi, dāng rì chún gēng wǎng duì rén.
樽前已夺蟹螫味,当日莼羹枉对人。


相关内容11:

阻风

闲咏寄呈次道

和资政侍郎湖亭杂咏绝句十首·流泉

除夜雪

八月十夜广文直闻永叔内当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书南事
    大梁国南门,馹骑方腾趋。波波一何急,蛮寇围番禺。番禺本无备,前赖魏大夫。大夫筑子城,今得守......
  • 送王察推缜之邓州
    昔向南阳忆洛阳,秋橙初熟半林黄。车过白水沙痕阔,鴈落钳卢稻穟长。废垒汉錍金刻字,古原秦冢石......
  • 设脍示坐客
    汴河西引黄河枝,黄流未冻鲤鱼肥。随钩出水卖都市,不惜百金持与归。我家少妇磨宝刀,破鳞奋鬐如......
  • 庙子湾辞
    我之东来兮过彼雍丘,舟师奏功兮浊水湍流。历长湾兮势曲钩,倾高斗折兮若奔虬。潜伏怪物兮深幽幽......
  • 朝天行
    大车高盖徐方来,天子双日延英开。犀靴踏玉升东陛,从臣赐对论宫市。谏官御史如指排,捧土未能障......
  • 依韵和丁元珍寄张圣民及序
    平生天下友,常以道义求。良朋既我遘,没齿无怨尤。向来六七辈,非可取次俦。议论吐肝胆,慷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