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严维
2025-07-20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

唐代  严维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作者简介

严维(生卒年未详),约唐肃宗至德元年前后(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正文,越州(今绍兴)人。初隐居桐庐,与刘长卿友善。唐玄宗天宝(742—756)中,曾赴京应试,不第。肃宗至德二年,以“词藻宏丽”进士及第。心恋家山,无意仕进,以家贫至老,不能远离,授诸暨尉。时年已四十余。后历秘书郎。代宗大历(766—779)间,严中丞节度河南(严郢为河南尹,维时为河南尉),辟佐幕府。迁余姚令。终右补阙。官终秘书郎。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翻译及注释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是唐代严维创作的诗词。该诗表达了人们诚心祈求雨水的心情和对上天的希望和仰慕。

译文: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诗意:
诗人借用了《山海经》中的记载,将古代传说中的伯禹和元戎作为求雨的象征,表达了人们渴望雨水降临以解救旱情的愿望。在祭祀仪式中,人们高举掣曳旗和敲击鼓声,希望能引起上天的回应。最终,行云转盖,雨水如车一般飞洒而至。诗人表示,人们希望能够了解上天的意愿,这场降雨如同天赐的馈赠般的美好。

赏析:
这首诗词以唐代严维的典型风格,抒发了人们期盼雨水的心情,并通过古代祭祀仪式的形象描绘了雨水降临的场景。诗中运用了动感的描写手法和富有音韵的表达方式,使整首诗词充满了悦耳的节奏感。同时,诗人还通过伯禹和元戎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人们对古代英雄的崇敬和对上天力量的仰慕。整首诗词温润而含蓄地表达了人们对自然力量的崇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拼音读音参考

fèng hé huáng fǔ dài fū qí yǔ yìng shí yǔ jiàng
奉和皇甫大夫祈雨应时雨降

zhì hé zhī bì gǎn, suì hàn wèi shū zāi.
致和知必感,岁旱未书灾。
bó yǔ míng líng jiàng, yuán róng dǎo qǐng lái.
伯禹明灵降,元戎祷请来。
jiǔ chéng chén xià lè, sān xiàn fèng yīn léi.
九成陈夏乐,三献奉殷罍。
chè yè qí jiāo diàn, kēng qiāng gǔ yīng léi.
掣曳旗交电,铿锵鼓应雷。
xíng yún yī gài zhuǎn, fēi yǔ zhú chē huí.
行云依盖转,飞雨逐车回。
yù shí huáng tiān yì, wèi lín kuàng zài zāi.
欲识皇天意,为霖贶在哉。


相关内容11:

送李使君赴邵州

早秋望华清宫树因以成咏(一作卢纶诗)

题赠张道士山居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自云阳归晚泊陆澧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东峰亭各赋一物得栖烟鸟
    从来养毛羽,昔日曾飞迁。变转对朝阳,差池栖夕烟。遇此枝叶覆,夙举冀冲天。...
  • 送夏侯审游蜀
    暮峰和玉垒,回望不通秦。更问蜀城路,但逢巴语人。石林莺啭晓,板屋月明春。若访严夫子,无嫌卜......
  • 游灞陵山
    入山未尽意,胜迹聊独寻。方士去在昔,药堂留至今。四隅白云闲,一路清溪深。芳秀惬春目,高闲宜......
  • 题镜湖野老所居(一作马戴诗)
    湖里寻君去,樵风往返吹。树喧巢鸟出,路细葑田移。沤苎成鱼网,枯根是酒卮。老年唯自适,生事任......
  • 卖药人处得南阳朱山人书
    卖药何为者,逃名市井居。唯通远山信,因致逸人书。已报还丹效,全将世事疏。秋风景溪里,萧散寄......
  • 和朝郎中扬子玩雪寄山阴严维
    凝阴晦长箔,积雪满通川。征客寒犹去,愁人昼更眠。谢家兴咏日,汉将出师年。闻有招寻兴,随君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