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次韵贲长老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史浩
2025-07-24

次韵贲长老

宋代  史浩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罣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桂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次韵贲长老作者简介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次韵贲长老翻译及注释

《次韵贲长老》是宋代诗人史浩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露地当年说白牛,
反令后学莫能由。
足行香陌无穷辙,
家在清江欲尽头。

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个人物在露天之地谈论着白牛的故事,却让后来的学者无法理解其含义。诗人通过描绘一个走在香陌上的旅人,他的家在清江的尽头,暗示他追寻的道路是无穷无尽的。

罣碍顿除犹是病,
因缘未了且乘流。
此山日夕浮桂气,
见则何烦蜡屐游。

诗人认为,困扰和束缚的问题尽管解决了一部分,但仍然是一种病态。他建议在因果未尽之际,顺着自然的流动前行。他描述了这座山每天都弥漫着桂花的芬芳气息,如果能够看到这样的景象,何必再烦恼于穿着蜡屐游行。

这首诗词所表达的诗意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抒发。诗人通过描述一系列意象,揭示了人在追求真理和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和困境。他暗示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无尽的,追求真理需要超越束缚和病态,放下执着,顺应因缘,随波逐流。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自然美好的向往,倡导在繁琐纷杂的世界中寻找宁静和自由。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意象丰富的描写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对诗词的分析和赏析,读者可体味到宋代文人的哲理观念和审美趣味。

次韵贲长老拼音读音参考

cì yùn bēn zhǎng lǎo
次韵贲长老

lù dì dāng nián shuō bái niú, fǎn lìng hòu xué mò néng yóu.
露地当年说白牛,反令后学莫能由。
zú xíng xiāng mò wú qióng zhé, jiā zài qīng jiāng yù jìn tóu.
足行香陌无穷辙,家在清江欲尽头。
guà ài dùn chú yóu shì bìng, yīn yuán wèi liǎo qiě chéng liú.
罣碍顿除犹是病,因缘未了且乘流。
cǐ shān rì xī fú guì qì, jiàn zé hé fán là jī yóu.
此山日夕浮桂气,见则何烦蜡屐游。


相关内容11:

和戴解元雄飞瑞香二首

桃花菊

云龛

官满趋朝留滞吴门即事书怀十首

太清舞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董伯玉读当涂小集
    昔时乘障楚江边,信笔题诗度岁年。岂敢嘲风仍咏月,只思问舍与求田。归心虽似陶元亮,句法宁窥孟......
  • 寄刘与权与几
    君在桃源山下居,我家相距百里余。神仙襟韵固异禀,草木臭味曾不殊。一日京华定交契,十年太学论......
  • 和周明瞻秋香五首
    恼人风味冠江南,浪蕊浮花总觉凡。对此自宜文字饮,不须更倩玉纖掺。...
  • 和泽民求海棠
    君是诗中老作家,笑将丽句换名花。花因诗去情非浅,诗为花来语更嘉。须好栽培承雨露,莫令憔悴困......
  • 题商乐庵
    游戏一橘中,自谓有足乐。何如在商山,笑傲视寥廊。...
  • 闻故旧二三公或不幸于官或以疾病而去或以口
    平日衰迟众所怜,偶逢亨运亦腾骞。七旬已过宜休矣,一出不归终溘然。幸免烦言全晚节,且无多病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