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马嵬坡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罗隐
2025-07-19

马嵬坡

唐代  罗隐  

写景  写水  长江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马嵬坡作者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马嵬坡翻译及注释

《马嵬坡》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词。诗意深远,通过描绘佛屋前野草春,以及贵妃的轻骨为尘,表达了对美人的难得和珍贵的思考。同时,诗人以中原未破为人的标准,表达了对国家纷乱之际的关切和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佛屋前头的野草在春天生长,
贵妃的骨头已成灰尘。
从古以来,美丽难得一见,
只有在中原不陷落才算是人。

这首诗词通过对佛屋前野草的描绘,表达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在这美丽之中,作者又提到了贵妃的轻骨变为尘埃,暗示了时间的无情和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这一对比显露出对美丽的难得和脆弱的思考。

诗的最后两句“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中原动乱的深思熟虑。在他眼中,美丽难得一见,不能破坏中原才是做一个真正的人。这表达了对国家纷乱之际的担忧和对国家统一和安定的期待。整首诗在寥寥数语中,凝聚了对美的赞美和对国家的思考,意义深远。

马嵬坡拼音读音参考

mǎ wéi pō
马嵬坡

fú wū qián tou yě cǎo chūn, guì fēi qīng gǔ cǐ wèi chén.
佛屋前头野草春,贵妃轻骨此为尘。
cóng lái jué sè zhī nán de, bù pò zhōng yuán wèi shì rén.
从来绝色知难得,不破中原未是人。


相关内容11:

艳歌

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海棠

长相思

红茶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菩萨蛮
    回塘风起波文细,刺桐花里门斜闭。残日照平芜,双双飞鹧鸪。征帆何处客?相见还相隔。不语欲魂销......
  • 啼鸟
    我遭谗口身落此,每闻巧言宜可憎。春到山城苦寂寞,把盏常恨无娉婷。花开鸟语辄自醉,醉与花鸟为......
  • 水调歌头(咏梅)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
  • 春词
    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
  • 菩萨蛮(春雨)
    春愁一段来无影。著人似醉昏难醒。烟雨湿阑干。杏花惊蛰寒。唾壶敲欲破。绝叫凭谁和。今夜欠添衣......
  • 新月
    仙宫云箔卷,露出玉帘钩。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