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法照
2025-07-19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唐代  法照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翻译及注释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是唐代法照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无著禅师回归他的故乡新罗的情景。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无著禅师旅途平安、心愿达成的祝福,同时也对佛教的随缘和无欲的生活态度进行了反思。诗词中通过描绘夜晚的宿营和清晨的起床晨修,展示了禅师平淡而有趣的生活。最后,诗人对禅师即将回到汉家城,参与到尘世中的生活表达了微妙的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师的归乡之路。诗人以“万里归乡路”开头,用简洁有力的语言点出禅师漫长的旅途。通过“随缘不算程”这一句,诗人表达了禅师超越尘世的境界,以及佛教强调顺应因果、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写道“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用极简的表达传递出禅师的朴素和随性,体现了佛教思想中无着与物质无关的观念。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以夜宿和晨斋为背景,以环境的变化来展示禅师的清静生活。他以婉转的笔触写出禅师以山色为宿,以水声为伴,生活之简朴和安详可见一斑。

最后两句,诗人引入持贝叶的意象,这一举动体现了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而“却到汉家城”这句则暗示着禅师将回到尘世,回归世俗生活。整首诗回归到现实之中,透露出诗人对禅师在尘世中持贝叶敢于面对现实的品质的赞赏。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以简练的语言和朴素的意象,传达出了佛教主张的无欲无求、随缘随遇、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描绘禅师的归途和生活场景,诗人化用具象景物,抒发了对禅师的敬佩和对佛教思想的思考。整首诗情感平实,寓意深远,给人以平和安宁的感受。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ú zhe chán shī guī xīn luó
送无著禅师归新罗

wàn lǐ guī xiāng lù, suí yuán bù suàn chéng.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xún shān bǎi nà bì, guò hǎi yī bēi qīng.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yè sù yī yún sè, chén zhāi jiù shuǐ shēng.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hé nián chí bèi yè, què dào hàn jiā chéng.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相关内容11:

自遣诗三十首

洞庭玩月

奉和鲁望白菊

北亭

秋夕楼居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金山
    不嗟白发曾游此,不叹征帆无了期。尽日凭阑谁会我,只悲不见韩垂诗。...
  • 松
    倚涧临溪自屈蟠,雪花销尽藓花干。幽枝好折为谈柄,入手方知有岁寒。...
  • 堠子
    终日路岐旁,前程亦可量。未能惭面黑,只是恨头方。雅旨逾千里,高文近两行。君知不识字,第一莫......
  • 瑟瑟钗
    翠染冰轻透露光,堕云孙寿有馀香。只因七夕回天浪,添作湘妃泪两行。...
  • 偶作
    双眉初出茧,两鬓正藏鸦。自有王昌在,何劳近宋家。...
  • 碧寻宴上有怀知己
    荻花芦叶满溪流,一簇笙歌在水楼。金管曲长人尽醉,玉簪恩重独生愁。女萝力弱难逢地,桐树心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