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辙
2025-09-05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宋代  苏辙  

欲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作者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翻译及注释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为您提供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想要深入了解兰花的生长之处,却无法看到它的生态;
追逐微风,偶然得到了它的芬芳。
它的清香并不受到任何污染,
更因为闻到它的香气,我领悟了真实的本质。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兰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追求真实和纯净的渴望。诗中提到了琳长老寄来的三本书,分别是关于幽兰、白术和黄精的。诗人想要深入了解兰花的生长之处,但无法亲眼见到,只能通过追逐微风时偶然闻到它的芬芳。兰花的香气没有被任何外界的污染所影响,它的清香纯净无染。正是通过闻到兰花的香气,诗人领悟到了真实的本质,也就是追求纯净和真实的精神境界。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苏辙对于真实和纯净的向往。诗人通过兰花的形象,表达了对于纯净和真实的渴望,兰花的香气成为诗人领悟真实的媒介。诗中的“微风”象征着生活中的偶然与意外,通过追逐微风,诗人才能偶然闻到兰花的芬芳,意味着真实和纯净并非易得,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偶然的机遇才能感受到。

整首诗词以简洁、朴素的语言表达了对于纯净和真实的向往,通过对兰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追求精神境界的追求。它揭示了诗人对于生活中本质和真实的思考,并表达了对于纯净和真实的不懈追求。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拼音读音参考

dá lín zhǎng lǎo jì yōu lán bái zhú huáng jīng sān běn èr jué
答琳长老寄幽兰白术黄精三本二绝

yù shēn bú jiàn lán shēng chù, zhuī zhú wēi fēng ǒu dé zhī.
欲深不见兰生处,追逐微风偶得之。
jiě tuō qīng xiāng běn wú rǎn, gèng yīn yī xiù shí zhēn rú.
解脱清香本无染,更因一嗅识真如。


相关内容11: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八筠州圣祖殿诗

寄龙井辩才法师三绝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宿迁项羽庙

十月二十九日雪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和子瞻次韵陶渊明停云诗
    跋扈飞扬,谁匪南柯。运历相寻,忧喜杂和。我游其外,所享则多。削迹拔木,其如予何。...
  • 句
    仿佛城南路,繁香扑市桥。...
  • 和子瞻玉盘盂二首
    千叶团团一尺余,扬州绝品旧应无。赏传莒国迁钟虞,移忆胡僧置钵盂。丛底留连倾凿落,瓶中捧拥照......
  • 次韵毛君烧松花六绝
    茅庵纸帐学僧眠,炉艺松花取易然。唯有未能忘酒在,手倾金盏斗垂莲。饼杂松黄二月天,盘敲松子早......
  • 守岁
    岁云莫矣谁能守,唯有此心初不移。宇宙随流任尔去,虚空对面即吾师。三杯醉倒聊从俗,一点灵明欲......
  •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其二十二学士院端午帖子二
    出磨玉尘除旧廪,奉箱彩缕看新丝。一年丰乐今将半,雨殿欢声外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