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公度
2025-09-07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

宋代  黄公度  

吹笛清宵何处声,隔窗斜月听人行。
梦回案上青荧火,魂断城头长短更。
三伏故人怜卧病,百年薄宦任浮生。
春风尚忆茅堂话,相对哦诗天未明。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作者简介

黄公度(1109~1156)字师宪,号知稼翁,莆田(今属福建)人。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翻译及注释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是宋代黄公度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城外独自宿处,借着吹笛声和窗外斜照的月光,感受到了深沉的思索和哀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吹笛清宵何处声,
隔窗斜月听人行。
梦回案上青荧火,
魂断城头长短更。
三伏故人怜卧病,
百年薄宦任浮生。
春风尚忆茅堂话,
相对哦诗天未明。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夜晚的静谧为背景,通过吹笛声和窗外的月光,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之情。诗人置身于城外,在宿处吹奏笛子,寻找着夜晚的声音,渴望与人相遇。月光斜照进窗,诗人倾听着行人的足音,但他依然孤独地守在窗前。

诗中出现的“梦回案上青荧火,魂断城头长短更”表现了诗人对往昔的回忆和对城市生活的思考。案上的青荧火指的是烛光,象征着诗人过去的文人生活。而“魂断城头长短更”则表达了对城市生活的矛盾和无奈,诗人感到自己的魂魄似乎在城市中逐渐消散。

诗的后半部分描写了诗人的个人遭遇和境遇。他提到了昔日的友人对他的关怀,以及自己百年来浮生的薄宦。这些描写透露出诗人对于物质生活和功名利禄的淡漠,更加注重心灵的寄托和精神的追求。

最后两句“春风尚忆茅堂话,相对哦诗天未明”,表达了诗人依然怀念昔日茅堂里的友人和诗文交流的情景。诗人在黎明前相对着天空,思索着未知的未来。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孤独和思念为主题,通过对夜晚、月光和声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寂寥和对过去的回忆。同时,诗人对于物质和功名的淡漠态度,以及对精神追求的思考,也为这首诗增添了一份深沉的意境。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拼音读音参考

fāng cì yún fú zhěn jiǔ bù rù chéng dú sù zhī jià táng yǒu huái
方次云伏枕久不入城独宿知稼堂有怀

chuī dí qīng xiāo hé chǔ shēng, gé chuāng xié yuè tīng rén xíng.
吹笛清宵何处声,隔窗斜月听人行。
mèng huí àn shàng qīng yíng huǒ, hún duàn chéng tóu cháng duǎn gèng.
梦回案上青荧火,魂断城头长短更。
sān fú gù rén lián wò bìng, bǎi nián báo huàn rèn fú shēng.
三伏故人怜卧病,百年薄宦任浮生。
chūn fēng shàng yì máo táng huà, xiāng duì ó shī tiān wèi míng.
春风尚忆茅堂话,相对哦诗天未明。


相关内容11:

和蔡司法南安之什

元日次良翰韵

挽方宋贤四绝

灯词

寄林谦之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挽十一伯奉议四首
    往者更声律,公兮独老成。馀波及犹子,作赋得虚名。瘴海三年别,灵岩一梦惊。归来访遗跡,心折涕......
  • 贺郑漕三首
    天子欲宽南顾忧,绣衣曾是旧人求。山川不改元负采,父老能言昔政猷。襦裤疲民应枕奠,纪纲新度觉......
  • 湖上寓居杂咏 其五
    辇路垂杨两行裁,苑门秋水欲平阶。朝朝南望宫云起,白鸟一双山下来。...
  • 挽欧阳夫人许氏二首
    曹范梅峰下,安舆晋水傍。百年亏上寿,五鼎富前丧。鸾监尘初合,龙龛木已苍。平生足阴德,亲受伯......
  • 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
    佳人鲁山下,日弄清汉波。促弦调宝瑟,哀思感人多。咬哇秦缶击,冷落吨客歌。知音良不易,如此粲......
  • 陪孙使君宴归路口占呈应求宋永二兄
    五马风流在,升平笑乐空。时难寸心异,岁晚一樽同。画角寒云外,篮舆暮雨中。归来狎儿女,残烛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