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雷潭为定讲师赋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庚
2025-07-19

雷潭为定讲师赋

宋代  黄庚  

缚草为庵枕碧漪,蒲团长是坐禅时。
一声霹雳惊龙起,布衲蒙头总不知。

雷潭为定讲师赋作者简介

黄庚,字星甫,号天台山人,天台(今属浙江)人。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元初“科目不行,始得脱屣场屋,放浪湖海,发平生豪放之气为诗文”。以游幕和教馆为生,曾较长期客越中王英孙(竹所)、任月山家。与宋遗民林景熙、仇远等多有交往,释绍嵩《亚愚江浙纪行集句诗》亦摘录其句。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  黄庚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雷潭为定讲师赋翻译及注释

诗词:《雷潭为定讲师赋》
朝代:宋代
作者:黄庚

译文:
缚草用来做庵的枕头,碧漪波纹映照着。
蒲团长久地伴随坐禅时。
一声霹雳惊动了沉睡的龙,却不知僧人蒙着头巾。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僧人在雷潭修行的场景。他用束缚的草作为自己的枕头,坐在蒲团上沉思冥想。突然,一声霹雳声响起,惊动了潜伏在雷潭中的龙,但僧人却浑然不觉,仍然专心修行。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僧人修行的情景。缚草作为庵的枕头,展示了僧人的简朴生活方式和对物质的超脱。碧漪波纹映照着,给人一种宁静和清净的感觉,与僧人修行的状态相呼应。蒲团长久地伴随坐禅,表现了僧人坚持修行的毅力和决心。

诗的转折点出现在最后两句,一声霹雳惊动了沉睡的龙,但僧人蒙着头巾,毫不知情。这里通过自然界的声响,暗示了僧人修行的深度和超凡的境界,他已经能够超越尘世的喧嚣和干扰,完全沉浸于自己的修行之中。

整首诗以简约的语言和意象,表达了对修行者专注和超脱的赞美。它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内心平静的修行精神,引发读者对于内心宁静和超脱的思考。

雷潭为定讲师赋拼音读音参考

léi tán wèi dìng jiǎng shī fù
雷潭为定讲师赋

fù cǎo wèi ān zhěn bì yī, pú tuán zhǎng shì zuò chán shí.
缚草为庵枕碧漪,蒲团长是坐禅时。
yī shēng pī lì jīng lóng qǐ, bù nà méng tóu zǒng bù zhī.
一声霹雳惊龙起,布衲蒙头总不知。


相关内容11:

贵和堂

杂咏

洗竹

见梅

月夜次修竹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十一月四日陪诸公游神泉南山院二十韵
    官閒访招提,偶作南山游。门前乔木阴,苍藤挂髯虬。野僧出迎我,貌古气且柔。相将入壶中,水竹净......
  • 采真洞
    竹洞深深处,斯游契采真。故来非俗客,同道是幽人。日暗能休影,风清不受尘。行行无限意,满目涨......
  • 杂咏
    持螯已饱团脐蟹,砟脍犹思巨口鲈。风物秋来多感慨,天寒酒醒客心孤。...
  • 句
    飒飒片帆轻。...
  • 再用南伯韵
    同僚多绝识,炯炯秋月明。遨游但诗酒,颇慰薄宦情。否极泰将来,天衢看汇征。顾我老无用,敢附青......
  • 次郑朴翁国正见寄
    云深红日出林迟,晞发檐前力未衰。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春风巷陌杨花后,故国江山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