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读史有感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释文珦
2025-07-21

读史有感

宋代  释文珦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西伯居羑里,仲尼伤获麟。
遂使黄绮徒工,商山终避秦。
潄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

读史有感翻译及注释

《读史有感》是宋代释文珦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西伯居羑里,仲尼伤获麟。
遂使黄绮徒工,商山终避秦。
潄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

诗意:
这首诗揭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感慨和思考。作者观察到明良之人往往在世事中屈从妥协,琐碎的琐事常常相互影响。那些谄谀奉承者得志之后,圣哲之人却常常遭受苦难。宇宙的大化造就了万物,品质的差异很难一一列举。仁爱与暴虐是完全不同的品性,伦理道德也因此存在差异。如果将这些不同的事物混合在一起,枘凿之间如何能够和谐相处呢?西伯居住在羑里,孔子为麟的死感到伤痛。于是黄绮只能做工匠,商山也最终远离秦国。潄泉泛滥茹毛饮紫芝,挥手告别世人。

赏析:
《读史有感》通过对历史现象的观察,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人性、伦理道德的关注。诗中以对比的手法,揭示了明良之人在世事中的无奈,谄谀奉承者的得志与圣哲之人的遭遇之间的矛盾。作者通过对大化造物、差品难具陈的描述,表达了事物间的品质差异和伦理道德的多样性。诗中提到的西伯居羑里、仲尼伤麟的故事,以及黄绮做工匠、商山避秦的情节,都反映了历史中的种种不幸和对正直者的遗忘。最后,潄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意味着对世事的厌倦和对现实的告别。

整首诗词通过对历史现象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人性、伦理道德和社会的反思。通过对比和寓意的手法,诗中展现了明良之人的无奈、圣哲之人的遭遇以及对历史和社会现象的思考,给人以深思。

读史有感拼音读音参考

dú shǐ yǒu gǎn
读史有感

míng liáng dàn jiàn zuò, suǒ suǒ cháng xiāng yīn.
明良但间作,琐琐常相因。
chán yú jì dé zhì, shèng zhé duō lí tún.
谗谀既得志,圣哲多罹屯。
dà huà zào wàn wù, chà pǐn nán jù chén.
大化造万物,差品难具陈。
xūn yóu bù tóng qì, rén bào dāng yì lún.
薰莸不同器,仁暴当异伦。
shǐ zhī hùn ér chù, ruì záo ān néng qīn.
使之混而处,枘凿安能亲。
xī bó jū yǒu lǐ, zhòng ní shāng huò lín.
西伯居羑里,仲尼伤获麟。
suì shǐ huáng qǐ tú gōng, shāng shān zhōng bì qín.
遂使黄绮徒工,商山终避秦。
shù quán rú zǐ zhī, huī shǒu xiè shì rén.
潄泉茹紫芝,挥手谢世人。


相关内容11:

舟中

送僧归隐

行石林苍莽间颇多幽致有思归隐

送杞上人归於潜山

田家谣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夜思
    静坐四无邻,看山待明月。池边暑气尽,竹上凉颸发。伏翼打窗飞,孤萤随草没。予心适有会,还就幽......
  • 晚秋野外
    隔岸茅茨低小,临溪草径横斜。杨柳已无余叶,芙蓉尚有残花。...
  • 不屈
    屈身必受制,屈志必违仁。受制已则辱,违仁首则屯。身志两不辱,度几德之纯。以此率其性,乾坤一......
  • 山林
    山林与朝市,自昔分两歧。势利几倾夺,道人犹未知。唯爱八还经,展卷时读之。是亦遮眼尔,不作文......
  • 农家
    绕屋桑麻槿作篱,当门一树白蔷薇。老翁请唤牛医至,穉子鞭拦鸭阵归。赛愿酒丰同饮福,输官绢足各......
  • 池上
    晓业池上独凭阑,无限春愁欲诉难。最是闰年时候别,楝花开尽尚清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