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11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唐代  白居易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翻译及注释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在尘世中追求宁静和超脱的心境。他自己一个人登上山去探访李道士的住处,一整天的行程让他感到疲倦,但他仍然坚持上山。他攀爬着山藤,感叹自己年老力衰,同时看着水中倒影,映照出他患病的容颜。白居易在这个诗词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他渴望能够寻求山居的宁静和与世隔绝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白居易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他通过描述自己攀爬山藤和照水中容颜的情景,展示了他身心的疲惫和颓废。同时,他选择了一个偏僻的地方作为李道士的住处,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渴望与尘世隔绝的愿望。最后两句“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表明他已经对尘世的荣辱看得很透彻,对世俗的恋爱和纷争毫无兴趣。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宁静、超脱的感觉,反映了白居易内心深处对于心灵净化和追求真理的追求。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拼音读音参考

xún lǐ dào shì shān jū, jiān chéng yuán míng fǔ
寻李道士山居,兼呈元明府

jǐn rì xíng hái xiē, chí chí dú shàng shān.
尽日行还歇,迟迟独上山。
pān téng lǎo jīn lì, zhào shuǐ bìng róng yán.
攀藤老筋力,照水病容颜。
táo xiàng zhāo jū zhù, máo jiā xǔ wǎng huán.
陶巷招居住,茅家许往还。
bǎo ān róng rǔ shì, wú yì liàn rén jiān.
饱谙荣辱事,无意恋人间。


相关内容11:

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因成三十韵(次用本韵)

三月三十日程氏馆饯杜十四归京

百炼镜-辨皇王鉴也

山中独吟

和乐天仇家酒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湖亭与行简宿
    浔阳少有风情客,招宿湖亭尽却回。水槛虚凉风月好,夜深谁共阿怜来。...
  • 重到城七绝句·恒寂师
    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
  • 还李十一马
    传语李君劳寄马,病来唯著杖扶身。纵拟强骑无出处,却将牵与趁朝人。...
  • 戏赠户部李巡官
    好去民曹李判官,少贪公事且谋欢。男儿未死争能料,莫作忠州刺史看。...
  • 初下汉江舟中作,寄两省给舍
    秋水淅红粒,朝烟烹白鳞。一食饱至夜,一卧安达晨。晨无朝谒劳,夜无直宿勤。不知两掖客,何似扁......
  • 病中作
    病来城里诸亲故,厚薄亲疏心总知。唯有蔚章于我分,深于同在翰林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