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7-19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

唐代  白居易  

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
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翻译及注释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雪花像鹅毛一样纷飞,
人们身披着鹤氅在雪中行走。
邹生和枚叟并不缺乏兴致,
只是等待梁王召唤,才会即刻前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冬天下雪的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感激之情。诗中的“令公”指的是白居易的友人,他在雪中送来了一份见面的礼物,让白居易感到惊讶和感激。诗人通过描绘雪花飞舞和人们在雪中穿行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期待,希望友人能够尽快前来与他相聚。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冬天下雪的美景,并通过雪花飞舞和人们在雪中行走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雪的轻盈和人们与自然的亲近。诗人用“鹤氅”来形容人们穿着,鹤是象征着高洁和祥瑞的鸟类,通过这个形象的运用,诗人给人们赋予了一种庄重而高尚的形象。诗的后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和渴望,展现了真挚的友情和对友人的珍视之情。

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期盼。它展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让读者感受到冬天雪的美妙和友情的温暖。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拼音读音参考

chóu lìng gōng xuě zhōng jiàn zèng, yà bù yǔ mèng dé tóng xiāng fǎng
酬令公雪中见赠,讶不与梦得同相访

xuě shì é máo fēi sǎn luàn, rén pī hè chǎng lì péi huí.
雪似鹅毛飞散乱,人披鹤氅立裴回。
zōu shēng méi sǒu fēi wú xìng, wéi dài liáng wáng zhào jí lái.
邹生枚叟非无兴,唯待梁王召即来。


相关内容11:

雪后早过天津桥偶呈诸客

览镜喜老

府西池

新秋晓兴

饱食闲坐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咏闲
    但有闲销日,都无事系怀。朝眠因客起,午饭伴僧斋。树合阴交户,池分水夹阶。就中今夜好,风月似......
  • 戏答思黯(思黯有能筝者,以此戏之)
    何时得见十三弦,待取无云有月天。愿得金波明似镜,镜中照出月中仙。...
  • 期宿客不至
    风飘雨洒帘帷故,竹映松遮灯火深。宿客不来嫌冷落,一尊酒对一张琴。...
  • 奉和思黯相公雨后林园四韵见示
    新晴夏景好,复此池边地。烟树绿含滋,水风清有味。便成林下隐,都忘门前事。骑吏引归轩,始知身......
  • 将至东都先寄令狐留守
    黄鸟无声叶满枝,闲吟想到洛城时。惜逢金谷三春尽,恨拜铜楼一月迟。诗境忽来还自得,醉乡潜去与......
  • 池上即事
    行寻甃石引新泉,坐看修桥补钓船。绿竹挂衣凉处歇,清风展簟困时眠。身闲当贵真天爵,官散无忧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