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9-08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唐代  赵嘏  

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
静语乍临清庙瑟,披风如在九层台。
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
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翻译及注释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是唐代赵嘏创作的一首诗。诗意表达了作者在旅途中追忆友人李珏相公的情感。

诗中描绘了作者远离尘嚣的环境,没有丝毫功利之心,与李珏相公一样追求真理和精神境界。作者感慨自己低微的身份,但并不因此自卑,反而以豪情自居,自称“虽寒生四海,斯言当五载”。

诗的译文如下:

都无鄙吝隔尘埃,请告友人远行来。
静谛听讲于宗庙,身披大氅如玉台。
几次邀请美女舟,重谈诗判畅沉杯。
从今尘世离别后,皇上三台七真台。

赵嘏在早年时曾与李珏相识,他们都追求道义真理,远离尘嚣。虽然赵嘏在社会地位上较李珏相公低微,但他在诗中表达出对李珏相公的欣赏和钦佩之情。诗中以青青莽原、舒州李珏为表情,via提笔,回到尘俗之市,舍儿妾,集小儿女,作诗、饮酒,言志全流。

诗句娓娓道来,流畅自然。通过描绘作者的心境和远离尘嚣的美好境地,反映了唐代士人对于道德伦理和追求真理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总之,《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通过描绘远离世俗的清静环境和追求真理的豪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李珏相公的推崇和对追求真理的向往之情。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拼音读音参考

huí yú dào zhōng jì shū zhōu lǐ jué xiàng gōng
回于道中寄舒州李珏相公

dōu wú bǐ lìn gé chén āi, zuó rì qiū mén bì xí lái.
都无鄙吝隔尘埃,昨日丘门避席来。
jìng yǔ zhà lín qīng miào sè,
静语乍临清庙瑟,
pī fēng rú zài jiǔ céng tái.
披风如在九层台。
jǐ fán mìng jì fú xī zhào, zài xǔ lùn shī zhù jiǔ bēi.
几烦命妓浮溪棹,再许论诗注酒杯。
cóng cǐ wēi chén zhī gǎn liàn, qī zhēn tái shàng wàng sān tái.
从此微尘知感恋,七真台上望三台。


相关内容11:

西江晚泊

风不鸣条

赠王先生

途中

入蓝关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昭应王明府溪亭
    靖节何须彭泽逢,菊洲松岛水悠溶。行人自折门前柳,高鸟不离溪畔峰。晓渭度檐帆的的,晚原含雨树......
  •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俶
    仆射陂西想到时,满川晴色见旌旗。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白......
  • 宿贾岛原居(一作寻贾岛原东居)
    寒雁过原急,渚边秋色深。烟霞向海岛,风雨宿园林。俱住明时愿,同怀故国心。未能先隐迹,聊此一......
  • 赠薛勋下第
    一掷虽然未得卢,惊人不用绕床呼。牢之坐被青云逼,只问君能酷似无。...
  • 赠曹处士幽居
    勾漏先生冰玉然,曾将八石问群仙。中山暂醉一千日,南苑往来三百年。棋局不收花满洞,霓旌欲别浪......
  • 赠皇甫垣
    养由弓箭已无功,牢落生涯事事同。相劝一杯寒食酒,几多辛苦到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