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早热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白居易
2025-09-08

早热

唐代  白居易  

咏物  柳树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
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
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
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

早热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早热翻译及注释

《早热》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畏景又加旱,
火云殊未收。
篱暄饥有雀,
池涸渴无鸥。
岸帻头仍痛,
褰裳汗亦流。
若为当此日,
迁客向炎州。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干旱的景象,作者白居易通过描写周围的景物和自身的感受,表达了对酷热天气和旱情的担忧和不安。诗中还暗含了对自身境遇的反思和无奈。

赏析:
《早热》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刻画了炎热干旱的景象,让读者能够感受到炎夏的酷热和旱情的困扰。诗中的"火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炎热的天气,"篱暄饥有雀"和"池涸渴无鸥"则表现出周围环境的干旱和食物的匮乏。同时,诗中的"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描写了作者自己在炎热天气下的不适和痛苦。

诗的最后两句"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则暗示了作者作为迁徙的旅人,在这样的天气下徒步行走的艰辛和困难。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抒发个人感受,使读者能够体验到作者的焦虑和无奈情绪,同时也反映了唐代夏季的炎热和干旱气候,具有一定的时代背景意义。

早热拼音读音参考

zǎo rè
早热

wèi jǐng yòu jiā hàn, huǒ yún shū wèi shōu.
畏景又加旱,火云殊未收。
lí xuān jī yǒu què, chí hé kě wú ōu.
篱暄饥有雀,池涸渴无鸥。
àn zé tóu réng tòng, qiān shang hàn yì liú.
岸帻头仍痛,褰裳汗亦流。
ruò wéi dāng cǐ rì, qiān kè xiàng yán zhōu.
若为当此日,迁客向炎州。


相关内容11:

过春秋峡

醉中得上都亲友书以予停俸多时忧…乘酒兴咏而报之

宿云溪观,赋得秋灯引送客

和李相公留守题漕上新桥六韵(同用黎字)

江亭寓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
    渚亭临净域,凭望一开轩。晚日分初地,东风发杏园。异香飘九陌,丽色映千门。照灼瑶华散,葳蕤玉......
  • 自题小园
    不斗门馆华,不斗林园大。但斗为主人,一坐十馀载。回看甲乙第,列在都城内。素垣夹朱门,蔼蔼遥......
  • 七夕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
  • 桂州与陈羽念别
    惨戚损志抱,因君时解颜。重叹今夕会,复在几夕间。碧桂水连海,苍梧云满山。茫茫从此去,何路入......
  • 喜老自嘲
    面黑头雪白,自嫌还自怜。毛龟蓍下老,蝙蝠鼠中仙。名籍同逋客,衣装类古贤。裘轻被白氎,靴暖蹋......
  • 游陆先生故岩居
    独壑临万嶂,苍苔绝行迹。仰窥猿挂树,俯对鹤巢石。上有一岩屋,相传灵人宅。深林无阳晖,幽水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