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信笔再和二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辛弃疾
2025-07-19

信笔再和二首

宋代  辛弃疾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信笔再和二首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信笔再和二首翻译及注释

诗词:《信笔再和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辛弃疾

春酒频开赤印灰,
一尊忘我更忘骸。
青山只隔二三里,
恰似高人呼不来。

中文译文:
春天里,酒杯频繁地斟满了酒,红色的印记留在灰尘上,
我一杯接一杯地喝,忘却了自己,也忘记了身体。
青山只隔着两三里的距离,
就像是那些高人,无法呼唤到我这里。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辛弃疾在春天饮酒的情景。他频繁地举杯,酒杯的红色印记留在灰尘上,显示了他狂饮的场景。在醉酒的状态下,他逐渐忘却了自己和身体,进入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诗中的青山象征着高人的境界,但它们只隔着短短的两三里距离,却仿佛无法与作者相通。这表达了作者的孤独感和对高人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在尘世中的无奈和矛盾。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作者饮酒时的心境和内心的矛盾。通过酒的象征,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忘记尘世的渴望,但同时也暗示了醉酒后的孤独和无法与高人相通的无奈。诗中的意象简练生动,通过对酒、印记和青山的描绘,展示了作者内心的纷乱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独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辛弃疾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相结合,展现了他在动荡的时代中的思考和矛盾,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信笔再和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xìn bǐ zài hé èr shǒu
信笔再和二首

chūn jiǔ pín kāi chì yìn huī, yī zūn wàng wǒ gèng wàng hái.
春酒频开赤印灰,一尊忘我更忘骸。
qīng shān zhǐ gé èr sān lǐ, qià sì gāo rén hū bù lái.
青山只隔二三里,恰似高人呼不来。


相关内容11:

踏歌词

和傅岩叟梅花二首

林贵文买牡丹见赠至彭村偶题

梅花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摸鱼儿 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
  • 白太守行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谿。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挥袂谢啼者,依然两......
  • 酬窦员外郡斋宴客,偶命柘枝因见寄,兼呈张
    分忧余刃又从公,白羽胡床啸咏中。彩笔谕戎矜倚马,华堂留客看惊鸿。渚宫油幕方高步,澧浦甘棠有......
  • 哭{匠斤换赣}十五章
    笑揖索酒罢,高吟关关鸠。至今此篇诗,狼籍在床头。...
  • 秋思
    出门东行复西行,处处人家打稻声。小瓮秫醅虽未熟,後园楮蕈已堪烹。...
  • 秋思
    雁阵横空送早寒,白头病叟住江干。风林脱叶山容瘦,霜稻登场野色宽。万里关河惊契阔,一尊邻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