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梅尧臣
2025-07-19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宋代  梅尧臣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
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薰。
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
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作者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翻译及注释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晏岁欲飞雪,
满天含冻云。
犯寒单骑速,
猎吹紫裘薰。
庭鹊还先喜,
池鸿去始闻。
公应问贫贱,
善说莫如君。

译文:

寒冷的岁月即将飞雪,
天空中弥漫着冻结的云。
面对严寒,孤身上马匆忙,
猎笛声吹拂着紫色的皮袍。
庭院里的鹊鸟早已欢喜归来,
池塘中的大雁才刚刚启程。
公侯应当关心贫困与贱贫,
没有人能比你更善于言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冬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王宗说寺丞的敬佩和别离之情。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示了严寒的冬季景象,暗示了离别的心情。

首先,诗中描述了即将到来的飞雪和满天的冻云,烘托出冷寂的冬日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送行者匆忙上马的场景,暗示了离别的紧迫感和匆忙不舍的情绪。

诗中提到了猎笛声吹拂着紫色的皮袍,这是在描绘送行者的装束,也可理解为送行者身上才华出众的象征。庭院中的鹊鸟早已欢喜归来,而池塘中的大雁才刚刚启程,这表达了送行者离别时,家乡的鸟儿已经迎回,而远方的雁群才刚刚离开,强调了离别的辛酸和不舍之情。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王宗说寺丞的赞美,称他应当关心贫贱之事,而没有人能比他更善于言谈。这是对王宗说寺丞品德和才能的赞美,也是对他离别的祝愿。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冬日送别的情景,通过自然景物的隐喻和对送行者的赞美,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和对离别者的敬佩之情。同时,通过对品德和才能的赞美,传递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拼音读音参考

sòng wáng zōng shuō sì chéng guī nán jīng
送王宗说寺丞归南京

yàn suì yù fēi xuě, mǎn tiān hán dòng yún.
晏岁欲飞雪,满天含冻云。
fàn hán dān qí sù, liè chuī zǐ qiú xūn.
犯寒单骑速,猎吹紫裘薰。
tíng què hái xiān xǐ, chí hóng qù shǐ wén.
庭鹊还先喜,池鸿去始闻。
gōng yīng wèn pín jiàn, shàn shuō mò rú jūn.
公应问贫贱,善说莫如君。


相关内容11:

客郑遇昙颖自洛中东归

送王司徒定海监酒税

读司马季主传赠何山人

答再和

胧月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三和寄潘歙州
    昔固闻陆海,今复有潘江。文章吞时英,光荒瞻星降。如游太室阳,仰见玉女窗。高才生大国,试政来......
  • 陪谢紫微晚泛
    积雨涨秋壕,轻舟此共邀。菰蒲敛鋩锷,莲芡熟櫜韬。岸静鱼跳月,林喧鸟避篙。归时兴不浅,风物正......
  • 送谢舍人奉使北朝
    汉使下西清,胡人拥道迎。寒笳随宿堡,卫甲出孤城。犯雪貂裘重,冲风锦绶轻。山川辞国远,车骑踏......
  • 初冬夜坐忆桐城山行
    我昔吏桐乡,穷山使屡蹑。路险独後来,心危常自怯。下顾云容容,前溪未可涉。半崖风飒然,惊鸟争......
  • 读邵不疑学士诗卷杜挺之忽来因出示之且伏高
    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譬身有两目,了然瞻视端。邵南有遗风,源流应未殚。所得六十章,小大珠......
  • 送侯孝杰殿丞签判潞州
    同在洛阳时,交游尽豪杰。倏忽三十年,浮沈渐磨灭。惟余一二人,或位冠夔禼。我今在若亡,似竹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