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黄庭坚
2025-07-22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宋代  黄庭坚  

庆州名父子,忠勇横八区。
许身如稷契,初不学孙吴。
荷戈去防秋,面皱鬓欲疏。
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作者简介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翻译及注释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的作品。该诗表达了对名将邢惇夫秋天情怀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庆州名父子,忠勇横八区。
许身如稷契,初不学孙吴。
荷戈去防秋,面皱鬓欲疏。
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对邢惇夫秋天情怀的赞美和思考。诗中提到了庆州的名将邢惇夫和他的儿子,他们以忠勇著称,横跨八个区域。诗人黄庭坚赞美邢惇夫不追随孙吴的学问,而是选择了守护国家的重任。他们背负战戈去防备秋季的侵袭,岁月的流转使他们的面容皱纹加深,但他们的意志并未松懈。即使在千里冲锋中折戟,他们仍然坚守自己的职责,不愿像枢机一样居安思危。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邢惇夫秋天情怀的歌颂,展现了忠勇将士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诗人黄庭坚运用了简洁而富有力量的语言,将邢惇夫的形象描绘得栩栩如生。他们以忠诚和勇敢著称,为国家的安宁和民众的幸福而奋斗。诗中的"荷戈去防秋"一句表达了他们日夜戍守,防备秋天的到来。面对岁月的流转,他们的面容也逐渐显现出岁月的痕迹,但他们的决心和责任感却从未减退。诗人通过与孙吴学问的对比,强调了邢惇夫的选择和他们的使命感。最后一句"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意味着即使在艰难困苦的战场上受伤或牺牲,他们也愿意坚守自己的职责和责任,不图安逸享乐。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笔触,凸显了邢惇夫的英勇和忠诚,让人对这位名将心生钦佩和敬意。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拼音读音参考

hé xíng dūn fū qiū huái shí shǒu
和邢惇夫秋怀十首

qìng zhōu míng fù zǐ, zhōng yǒng héng bā qū.
庆州名父子,忠勇横八区。
xǔ shēn rú jì qì, chū bù xué sūn wú.
许身如稷契,初不学孙吴。
hé gē qù fáng qiū, miàn zhòu bìn yù shū.
荷戈去防秋,面皱鬓欲疏。
suī zhé qiān lǐ chōng, qǐ ruò bǐng shì shū.
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


相关内容11:

谪居黔南十首

薄薄酒二章

鄂州节推陈荣绪惠示沿檄崇阳道中六诗老懒不

次韵外舅喜王正仲三丈奉诏祷南岳回至襄阳舍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万山相倚碧漓岏,灵鹫一峰圣贤宅。如来往昔经行处,林泉鸟兽皆逆向。清净眷属千五百,无日不闻钟......
  • 次韵胡彦明同年羇旅京师寄李子飞三章一章道
    畏人重禄难堪忍,阅世浮云易变迁。徐步当车饥当肉,锄头为枕草为毡。原无马上封侯骨,安用人间使......
  • 杂诗七首
    薰炉茶鼎偶然同,晴日鸦啼柿叶风。万事尽还麴居士,百年常在大槐宫。...
  •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少小长母家,拊怜辈诸童。食贫走八方,略已一老翁。不能成宅相,颇似舅固穷。何以报嘉德,取琴作......
  • 次韵感春五首
    茶如鹰爪拳,汤作蟹眼煎。时邀草玄客,晴明坐南轩。笑谈非世故,独立万物先。春风引车马,隐隐何......
  •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德人更疢疾,术智益洒落。反身见万古,道不在卜度。胸中有镆鋣,老境要志弱。谢公赋达生,达生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