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答元八遗纱帽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张籍
2025-07-23

答元八遗纱帽

唐代  张籍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答元八遗纱帽作者简介

张籍(约767~约830),唐代诗人。字文昌,汉族,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1 。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1 《张籍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张籍”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张籍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张籍为乌江人。

答元八遗纱帽翻译及注释

《答元八遗纱帽》是唐代张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黑纱方帽君边得,
称对山前坐竹床。
唯恐被人偷剪样,
不曾闲戴出书堂。

诗意:
这首诗以黑纱方帽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创作的诗词作品的珍视和保护。诗人在山前坐在竹床上,拥有一顶黑纱方帽。他很担心这顶帽子会被人偷剪样式,所以从未轻易戴在外面的书堂。

赏析:
《答元八遗纱帽》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视之情。黑纱方帽在诗中成为一种象征,代表着作者的创作成果和才华。诗人深怕这份成果会被他人盗取或剽窃,因此他不敢轻易展示在公众面前。这种担心和保护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珍重和自豪感。

通过表达对作品的保护之情,诗人在诗中也透露出对于艺术创作的一种敬畏和谨慎。他深知艺术作品的创造是需要耐心和用心的,所以他不愿意将自己的创作轻易展示给他人,以免受到伤害或剽窃。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作品的珍视和对创作过程的敬畏,展示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自己才华的自信。

答元八遗纱帽拼音读音参考

dá yuán bā yí shā mào
答元八遗纱帽

hēi shā fāng mào jūn biān dé, chēng duì shān qián zuò zhú chuáng.
黑纱方帽君边得,称对山前坐竹床。
wéi kǒng bèi rén tōu jiǎn yàng, bù céng xián dài chū shū táng.
唯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


相关内容11:

送从弟濛赴饶州

冬夕

萧宅二三子赠答诗二十首·蛱蝶请客

寄昭应王中丞

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感春
    远客悠悠任病身,谢家池上又逢春。明年各自东西去,此地看花是别人。...
  • 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六月
    裁生罗,伐湘竹,帔拂疏霜簟秋玉。炎炎红镜东方开,晕如车轮上裴回,啾啾赤帝骑龙来。...
  • 酬白二十二舍人早春曲江见招
    曲江冰欲尽,风日已恬和。柳色看犹浅,泉声觉渐多。紫蒲生湿岸,青鸭戏新波。仙掖高情客,相招共......
  • 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竹岩
    独入千竿里,缘岩踏石层。笋头齐欲出,更不许人登。...
  • 新蝉
    泉溜潜幽咽,琴鸣乍往还。长风翦不断,还在树枝间。...
  • 走笔追王内丘
    自识夫子面,便获夫子心。夫子一启颜,义重千黄金。平原孟尝骨已土,始有夫子堪知音。忽然夫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