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慈恩寺起上人院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武元衡
2025-07-18

慈恩寺起上人院

唐代  武元衡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慈恩寺起上人院作者简介

武元衡(758―815),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慈恩寺起上人院翻译及注释

《慈恩寺起上人院》是唐代诗人武元衡创作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慈恩寺上人院里的意境和感受。

译文: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在禅堂中,与许同学习佛法,深入探讨,道理已经发挥到了极致。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太阳升起和落下,秋云都已经散尽,夜幕降临,世间一切都变得虚无。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静静的池塘里清澈见底,山倒映其中;林中的树叶在微风中翻飞。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将来,我会再来此地,烧香向佛,候佛的恩惠和智慧。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现了作者在慈恩寺上人院的禅境和寂静之美。诗中的“清论道源穷”意味着武元衡在佛法的探求中达到了一种境界,对于人生的疑惑和困惑有了一种领悟和解脱。随后诗人用“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表达了对于于世俗的执着,宣扬了虚空和空灵的思维。通过“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与放松。最后,“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表达了诗人希望再来此地,表达敬佛之心,对于佛法的追求和智慧的仰慕。整首诗词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极富禅意,能够使人感受到禅修的境地和心灵上的宁静。

慈恩寺起上人院拼音读音参考

cí ēn sì qǐ shàng rén yuàn
慈恩寺起上人院

chán táng zhī xǔ tóng, qīng lùn dào yuán qióng.
禅堂支许同,清论道源穷。
qǐ miè qiū yún jǐn, xū wú xī ǎi kōng.
起灭秋云尽,虚无夕霭空。
chí chéng shān dào yǐng, lín dòng yè fān fēng.
池澄山倒影,林动叶翻风。
tā rì fén xiāng dài, hái lái lǐ huì cōng.
他日焚香待,还来礼惠聪。


相关内容11:

赋四相诗·礼部尚书门下侍郎平章事李岘

津梁寺采新茶与幕中诸公遍赏芳香尤异…四韵兼呈陆郎中

青云干吕(一作吴泌诗)

齐优开笼飞去所献楚王鹄

寻人偶题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甫构西亭偶题因呈监军及幕中诸公
    瀛海无因泛,昆丘岂易寻。数峰聊在目,一境暂清心。悦彼松柏性,爱兹桃李阴。列芳凭有土,丛干聚......
  • 寓兴呈崔员外诸公
    三月杨花飞满空,飘飖十里雪如风。不知何处香醪熟,愿醉佳园芳树中。...
  • 长安秋夜怀陈京昆季
    钟鼓九衢绝,出门千里同。远情高枕夜,秋思北窗空。静见烟凝烛,闲听叶坠桐。玉壶思洞彻,琼树忆......
  • 和李大夫西山祈雨,因感张曲江故事十韵
    亚相冠貂蝉,分忧统十联。火星当永日,云汉倬炎天。斋祷期灵贶,精诚契昔贤。中宵出驺驭,清夜旅......
  • 长安道
    朱门映绿杨,双阙抵通庄。玉珮声逾远,红尘犹自香。...
  • 游瀑泉寺
    日夕寻未遍,古木寺高低。粉壁犹遮岭,朱楼尚隔溪。厨窗通涧鼠,殿迹立山鸡。更有无人处,明朝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