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杂言(十一首)诗意和翻译_明代诗人张羽
2025-09-07

杂言(十一首)

明代  张羽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

杂言(十一首)翻译及注释

《杂言(十一首)》是明代张羽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避世的士人,他远离世俗,在浙江源高居,观察着朝廷的动荡。这位士人名叫独孤骞,他对权势不感兴趣,专心于琴音之美和清风的拂动。

诗意上,这首诗通过对独孤骞的描写,表达了一种避世思想和对清雅高洁生活的向往。独孤骞身处高山之间,远离尘嚣,与世隔绝,他以琴为伴,倚靠在衡门旁,感受着清风拂动琴弦的音韵。他视世间的荣华富贵如尘埃,无法使其屈服,他只向往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诗中还提到他去拜访了任延,这个情节可能暗示了独孤骞对于延请的推崇,也可能表达了他对道德高尚的追求。

在赏析上,这首诗词通过对独孤骞的塑造,展现了一种独立自主、超脱尘世的精神境界。他扫除门前的尘埃,拒绝世俗的侵扰,表现出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他以琴为伴,与自然相融,体会到琴音与风声的和谐之美。他对权位和功名不屑一顾,认为它们无法体现真正的价值和意义。与周公下白屋、古代的礼制相对照,更加凸显了他对于世俗权势的抗拒。

整首诗词展示了作者对于避世生活的向往和对纯粹自由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对于权势和名利的冷峻批判。通过描绘独孤骞的高洁品格和超然态度,诗词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自由、远离纷扰的情感,展现了明代士人对于人生境界的思考和追求。

杂言(十一首)拼音读音参考

zá yán shí yī shǒu
杂言(十一首)

shì yǒu bì shì zhě, gāo jū zhè jiāng yuán.
士有避世者,高居浙江源。
wáng shì fāng héng kuì, sī rén dú gū qiān.
王室方横溃,斯人独孤骞。
bào qín yǐ héng mén, qīng fēng fú zhū xián.
抱琴倚衡门,清风拂朱弦。
jǔ shì mò néng qū, nǎi dú yì rèn yán.
举世莫能屈,乃独诣任延。
sǎo mén wèi rǔ, chǐ dú qíng lǚ xuān.
扫门为辱,尺牍情屡宣。
yì yì yǒu xiāng jī, quán wèi fēi suǒ xiān.
意义有相激,权位非所先。
zhōu gōng xià bái wū, sī lǐ zì gǔ rán.
周公下白屋,斯礼自古然。
qū qū gōng cáo xí, hé zú zhì gāo xián.
区区功曹檄,何足致高贤。
¤


相关内容11:

元日得家书喜

送同行省亲

两虎斗

岘山

赠僧还日本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春昼
    人间白日静,鸟鸣高枕余。薜萝引修蔓,绿覆茅檐虚。砌筠初过雨,窗风时弄书。已无车马迹,适似田......
  • 废寺
    白昼闲门一两僧,山房深掩藓花青。西风不管钟鱼破,自在斜阳与塔铃。...
  • 送僧还天台省亲
    载经东去路迢迢,应为宁亲到石桥。江上中斋寻午墅,沙边夜梵杂寒潮。宰官问法留三宿,慈母焚香制......
  • 五日次韵
    客乡吊古重登临,隔水斜阳鸟语深。赐葛尚余唐阙梦,倾葵犹抱楚臣心。蒲边腊酿供华发,楝后春风在......
  • 首夏闲居
    门巷开临曲水滨,绿阴悄悄四无邻。雨余高笋初迎夏,风逗残花尚驻春。倚杖多因闻好鸟,开樽每为爱......
  • 赠弹筝人
    先辈曾将旧曲传,纤纤银甲更堪怜。清和未数湘灵瑟,哀怨浑同蜀国弦。莺弄晚风啼复歇,雁飞秋水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