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汪元量
2025-09-11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

宋代  汪元量  

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作者简介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琳第三子。度宗时以善琴供奉宫掖。恭宗德祐二年(1276)临安陷,随三宫入燕。尝谒文天祥于狱中。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出家为道士,获南归,次年抵钱塘。后往来江西、湖北、四川等地,终老湖山。诗多纪国亡前后事,时人比之杜甫,有“诗史”之目,有《水云集》、《湖山类稿》。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翻译及注释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是宋代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回雁峰前问讯,
楚江几度兰香。
望美人兮何许,
水云隔断潇湘。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衡山道上寄给远方的友人赵宣慰的情景。诗人回首看着回雁峰,向山中的人询问消息。楚江曲折多变,几度吹来兰花的香气。诗人望着美人的方向,却被水面上的云雾遮挡,无法看到潇湘的景色。

赏析:
这首诗词以衡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川景色和抒发思念之情,展示了汪元量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诗中运用了一系列意象和修辞手法,给人以深远的联想和美好的意境。

首先,回雁峰是衡山的一座山峰,诗人以它为背景,利用“回”字,表达了诗人心中不舍的情感。回雁峰作为一种象征,使得读者可以联想到离别、思念和归乡等情感主题。

其次,楚江和兰香是这首诗中的两个重要意象。楚江代表了江南地区的美丽河流,而兰香则象征着江南的花香。通过几度兰香的描述,诗人创造了一种浓郁的江南意境,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花香和水声的宜人场景。

最后,诗人的思念之情和无法达到美人的描写,通过“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的表达,给人以遥远和无法触及的感觉。水云的隔断使得美人的身影模糊不清,增加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苦和无奈之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川景物的描写,展示了汪元量细腻的感受力和对自然之美的体验。同时,通过情感的抒发,使得诗词充满了思乡、离别和相思之情,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深沉而抒怀的情感体验。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拼音读音参考

héng shān dào zhōng jì píng yuǎn zhào xuān wèi
衡山道中寄平远赵宣慰

huí yàn fēng qián wèn xùn, chǔ jiāng jǐ dù lán xiāng.
回雁峰前问讯,楚江几度兰香。
wàng měi rén xī hé xǔ, shuǐ yún gé duàn xiāo xiāng.
望美人兮何许,水云隔断潇湘。


相关内容11:

关山月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三

幽州除夜

重访草堂

寄赵青山同舍档四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四十二
    丞相催人急放舟,舟中儿女泪交流。淮南渐远波声小,犹见扬州望火楼。...
  • 竹枝歌十首
    湘南湘北蕙花开,树头树底猨乱哀。云巢九疑虞帝庙,雨昏三峡楚王台。...
  • 西湖旧梦
    王孙挟弹打鸳鸯,红藉花前世界凉。揭起蓬窗弄湖水,潜螭双眼射金光。...
  • 峡边山寺
    寺近阴崖多雾雨,峡边灵窦忽风雷。松间白足攜诗板,石上苍头把酒杯。...
  • 凤州歌
    去路迢迢入两当,三千三百到华阳。黄花川上黄花驿,千百猿声断客肠。...
  • 济渎
    玉简投潭洞,金樽出石隈。龙光蟠窟宅,蜃气结楼台。卷地风雷起,掀天雨雹来。人间为济渎,水底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