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寻僧二首诗意和翻译_唐代诗人赵嘏
2025-07-20

寻僧二首

唐代  赵嘏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寻僧二首作者简介

赵嘏 , 字承佑, 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 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 年轻时四处游历, 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 留寓长安多年, 出入豪门以干功名, 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 后回江东, 家于润州(今镇江). 会昌四年进士及第, 一年后东归。 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 入仕为渭南尉。 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存诗二百多首, 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寻僧二首翻译及注释

中文译文:寻僧二首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诗意: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寻找僧人的情景。台殿失修,阳光透过破碎的屋顶散落在尘土之上。山谷中的庵堂被云雾围绕,暗示着僧人寂寞的归舍。夜晚时分,寒泉从何处而来,发出深邃的声音,穿过半岩石和稀疏的树叶传入耳中。溪边的门户无人,山谷的鸟儿飞翔,石桥上的木头挂着庵衣,暗示着僧人的离去。日暮时分,作者靠在松树旁边倚立,眺望云海,野水杂乱地鸣叫,而僧人还未归来。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山中僧人离去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寂寥和孤独的情感。台殿参差的景象和堕落的尘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物事的荏苒无常。云雾围绕的庵堂融入了自然的气息,与山谷中的寒泉声相互映衬,展现了幽深的山林风景。溪边的门户无人,山谷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石桥上挂着庵衣则象征着离去的僧人。而作者黄昏时倚在松树旁眺望云海,野水不安地鸣叫,预示着僧人尚未归来。整首诗以形象凝练的描写和隐喻手法,表现了作者对山中僧人归舍的思念和离愁别绪,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富有哲理的山水情调。

寻僧二首拼音读音参考

xún sēng èr shǒu
寻僧二首

tái diàn cēn cī rì duò chén, wù xī guī qù yī ān yún.
台殿参差日堕尘,坞西归去一庵云。
hán quán hé chǔ yè shēn luò, shēng gé bàn yán shū yè wén.
寒泉何处夜深落,声隔半岩疏叶闻。
xī hù wú rén gǔ niǎo fēi, shí qiáo héng mù guà chán yī.
溪户无人谷鸟飞,石桥横木挂禅衣。
kàn yún rì mù yǐ sōng lì, yě shuǐ luàn míng sēng wèi guī.
看云日暮倚松立,野水乱鸣僧未归。


相关内容11:

赠歙州妓

寄前黄州窦使君

山阳即席献裴中丞

发新安后途中寄卢中丞二首

浙江夜宿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李处士道院南楼
    霜晚复秋残,楼明近远山。满壶邀我醉,一榻为僧闲。树簇孤汀眇,帆欹积浪间。从容更南望,殊欲外......
  • 寄友人
    西风又开菊,久客意如何。旧国天涯远,清砧月夜多。明时难际会,急景易蹉跎。抱玉终须献,谁言恋......
  • 送李给事(一作萧俛相公归山)
    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
  • 华州座中献卢给事
    送迎皆到三峰下,满面烟霜满马尘。自是追攀认知己,青云不假送迎人。...
  • 答光州王使君
    信来淮上郡,楚岫入秦云。自顾为儒者,何由答使君。蜕风蝉半失,阻雨雁频闻。欲识平生分,他时别......
  • 旱鱼词上苗相公
    似龙鳞已足,唯是欠登门。日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乞锄防蚁穴,望水泻金盆。他日能为雨,公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