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薛嵎
2025-09-04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

宋代  薛嵎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翻译及注释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是宋代薛嵎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词通过描绘游览雁山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求。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天聪洞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递出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的开篇,“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表达了诗人对天聪洞这个自然景观的赞美。诗人认为,天聪洞并非凭借耳朵所能感知,而是需要倾听内心深处的声音,用心去感受和领悟。这里的“费吟”可以理解为付出了心思和精力的吟咏,强调了艺术创作的难度和诗人的专注与投入。

接下来的两句“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表达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追求。诗人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是无法完全探索深奥的艺术内涵的,需要在艺术的世界中有所发现和体悟。这里的“杳冥心”可以理解为深奥的心灵或内心深处的秘密。

下一句“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通过描绘天聪洞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宇宙之奥秘的思考。混沌象征无限的可能性和未知,而“中窍”则指的是天聪洞的洞穴。诗人认为,这个洞穴是一个可以通向宇宙奥秘的通道,象征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与思考。

最后两句“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形象地描绘了登临天聪洞时的险峻和恢弘景象。诗人用“千仞险”形容高山峻岭,表达了一种壮丽而险峻的氛围。同时,“当暑骨毛森”也传达了临丛林高山之际的炎热和紧张感。

整首诗词通过对天聪洞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诗人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寄托了对宇宙奥秘和艺术创作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审美情趣。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拼音读音参考

zhòng yóu yàn shān fēn de liù tí tiān cōng dòng
重游雁山分得六题·天聪洞

tiān tīng běn fēi ěr, xíng róng dú fèi yín.
天听本非耳,形容独费吟。
qǐ yī kōng záo tuán, néng tàn yǎo míng xīn.
岂伊空凿团,能探杳冥心。
hùn dùn kāi zhōng qiào, kōng xū nà zhòng yīn.
混沌开中窍,空虚纳众音。
xià lín qiān rèn xiǎn, dāng shǔ gǔ máo sēn.
下临千仞险,当暑骨毛森。


相关内容11:

渔村杂句十首

新年换桃符

邓禹

题山中井泉

季布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松风隆首座住云际禅院
    山门开望海,钟鼓动鱼龙。人具慈悲相,秋生寂寞容。随身唯一钵,留偈别双松。后夜桥西月,支筇失......
  • 三用韵十首
    无官堪受禄,有橘当封侯。俗事退三舍,吟情出一头。策筇枝纵步,买竹叶浇愁。又是秋归去,推移不......
  • 孝闵帝觉
    生长朱门十五春,废兴无奈属权臣。当时枉作开基主,翻被虚名误却身。...
  • 春夜雪再用韵十首
    向晓披衣更拥衾,略无一事恼胸襟。起来点检窗前雪,地上无多屋上深。...
  • 潘怀古参学
    同吟四十过三四,常恨诗衔欠一官。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艰难。炉亭围坐推前辈,夜店单床定......
  • 徐太古主清江簿
    四灵诗体变江西,玉笥峰青首入题。旧隐乍违鸥鹭去,新篇高兴簿书齐。身闲自喜瓜期远,俸薄还因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