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张孝祥
2025-09-06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宋代  张孝祥  

写景  抒情  眷念  愁绪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
年时好月今宵见。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扑粉□绵,侵尘宝扇。
遥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翻译及注释

诗词:《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朝代:宋代
作者:张孝祥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
年时好月今宵见。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扑粉□绵,侵尘宝扇。
遥知掩抑成凄怨。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中文译文:
藕叶覆盖的池塘,榕树荫庇的庭院。
年华美好,今宵的月色尤为明艳。
云般的发髻,玉臂共同感受清寒,薄雾中的冰纱,谁来裁剪。
扑面而来的粉末,如同柔软的绵羊,扇动着带有尘土的宝扇。
遥远地知道,压抑的情感已转化为深深的悲怨。
离别之旅将去何处,离别的酒杯对我深深地劝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张孝祥的作品,以描绘美丽的夜景和表达离别之情为主题。诗人以优美的描写手法,将藕叶覆盖的池塘和榕树荫庇的庭院作为背景,突出了五月十三日夜晚的美丽景色。月色明艳,清寒扑面而来,诗人通过描写云般的发髻和玉臂共同感受清寒,以及冰纱的薄雾,表达了夜晚的清凉和幽静。

诗中提到的扑面而来的粉末和带有尘土的宝扇,暗示了离别的悲伤和沉重的心情。诗人表达了遥远的离别之路上的归程未知,而离别的酒杯则以深深的劝告,象征着友人或爱人的深情告别。整首诗以婉转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的美丽景色和表达离别之情,展示了张孝祥细腻的情感和才华横溢的写作风格。同时,诗中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通过对具体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疑惑和不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拼音读音参考

tà suō xíng wǔ yuè shí sān rì yuè shèn jiā
踏莎行(五月十三日月甚佳)

ǒu yè chí táng, róng yīn tíng yuàn.
藕叶池塘,榕阴庭院。
nián shí hǎo yuè jīn xiāo jiàn.
年时好月今宵见。
yún huán yù bì gòng qīng hán, bīng xiāo wù hú shuí cái jiǎn.
云鬟玉臂共清寒,冰绡雾縠谁裁剪。
pū fěn mián, qīn chén bǎo shàn.
扑粉□绵,侵尘宝扇。
yáo zhī yǎn yì chéng qī yuàn.
遥知掩抑成凄怨。
qù chéng hé xǔ shì guī chéng, lí shāng wèi wǒ shēn shēn quàn.
去程何许是归程,离觞为我深深劝。


相关内容11:

减字木兰花

点绛唇(葛守坐上出此词,道思归之意,走笔次其韵)

减字木兰花

风流子(一名内家娇)

阮郎归(寄人)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西江月(戊午生朝)
    富贵从来自有,人生最羡长年。骎骎八秩未华颠。更喜此身强健。金印新来如斗,丝纶御墨犹鲜。枣如......
  • 卜算子
    客里见梅花,独赏无人共。风度精神总是伊,又是归心动。把酒破忧端,熏被寻佳梦。梦觉香残一味寒......
  • 浣溪沙
    妒妇滩头十八姨。顾狂无赖占佳期。唤它滕六把春欺。孱愁莺莺并燕燕,恓惶柳柳与梅梅。东君独自落......
  • 清平乐
    向来省户。谋国参伊吕。暂借良筹非再举。谈笑肃清三楚。良辰上客徜徉。奏篇犹记传香。此日一尊相......
  • 捣练子
    放下著,须弥山。情人今日出阳关。看人间,天地宽。徒缱绻,枉汍澜。别郎容易见郎难。且还家,重......
  • 朝中措
    乘成台上晓书云。黄色映天庭。已谢浮名浮利,也知来应长生。边亭卧鼓,余粮栖亩,朝野欢声。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