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菩萨蛮(述古席上)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苏轼
2025-09-07

菩萨蛮(述古席上)

宋代  苏轼  

菩萨蛮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
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
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
应思陈孟公。

菩萨蛮(述古席上)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菩萨蛮(述古席上)翻译及注释

《菩萨蛮(述古席上)》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娟娟缺月西南落,
相思拨断琵琶索。
枕泪梦魂中,
觉来眉晕重。
华堂堆烛泪,
长笛吹新水。
醉客各西东,
应思陈孟公。

诗意:
《菩萨蛮(述古席上)》描述了一种相思之情。诗中的主人公观察月亮西斜而落,思念之情让他无法继续弹奏琵琶的弦索。在枕头上流下的泪水和梦中的思念使他苏醒时感到眉毛沉重。他身处华堂之中,堆满了燃烧的蜡烛和泪水。长笛的声音吹拂着新的流水声。他与其他醉酒的客人分散在东西方,但心中却思念着陈孟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作者深沉的相思之情和对过去友人的思念。首句以娟娟缺月的景象描绘了夜晚的凄凉,同时也象征了主人公内心的空虚和缺失。相思之情使他无法继续琵琶的弹奏,琵琶索断的意象表达了他情感的纠结和无法解脱的困境。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描写枕头上的泪水和梦中的思念,表现了主人公深深地陷入了相思之中,即使觉醒时眉毛也沉重不已,可见他内心的痛苦和苦闷。

华堂堆烛泪一句以华贵的堂会和燃烧的蜡烛来形容主人公内心的悲伤和眼泪的汪洋,烛泪相映成趣,增加了诗词的视觉效果。

最后两句以长笛吹奏新水的声音和醉客各自东西方的情景,表达了主人公与其他人分隔遥远,心中却仍然思念着陈孟公,这是对友情的深情表达。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笔墨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作者在寂寞孤独之中对过去友情的留恋和思念之情,引发读者对生命中珍贵情感的思考和共鸣。

菩萨蛮(述古席上)拼音读音参考

pú sà mán shù gǔ xí shàng
菩萨蛮(述古席上)

juān juān quē yuè xī nán luò.
娟娟缺月西南落。
xiāng sī bō duàn pí pá suǒ.
相思拨断琵琶索。
zhěn lèi mèng hún zhōng.
枕泪梦魂中。
jué lái méi yūn zhòng.
觉来眉晕重。
huá táng duī zhú lèi.
华堂堆烛泪。
cháng dí chuī xīn shuǐ.
长笛吹新水。
zuì kè gè xī dōng.
醉客各西东。
yīng sī chén mèng gōng.
应思陈孟公。


相关内容11:

满庭芳(送权府苏台道宗朝奉)

鹧鸪天

临江仙(阿方初出)

千秋岁(用秦少游韵)

菩萨蛮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菩萨蛮(次韵)
    香波绿暖浮鹦鹉。黄金捍拨么弦语。小雨落梧桐。帘栊残烛红。人生闲亦好。双鬓催人老。莫惜醉中归......
  • 鹧鸪天
    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
  • 一斛珠
    伤春怀抱。清明过后莺声老。劝君莫向愁人道。又被香轮,碾破青青草。夜来风雨连清晓。秋千院落无......
  • 御街行
    柳条弄色梅飘粉。还是元宵近。小楼深巷月胧明,记得恁时风景。庭花影转,珠帘人静,依旧厌厌闷。......
  • 木兰花令(窜易前词)
    翰林本是神仙谪。落帽风流倾座席。坐中还有赏音人,能岸乌纱倾大白。江山依旧云横碧。昨日主人今......
  • 蓦山溪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