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帮 >古诗 >晚步独至西三首诗意和翻译_宋代诗人李弥逊
2025-07-18

晚步独至西三首

宋代  李弥逊  

十日不一见此君,春笋满林深闭门。
杖藜特特穿苔径,问讯南阶添几根。

晚步独至西三首作者简介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晚步独至西三首翻译及注释

《晚步独至西三首》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作品。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十日未曾见到这位朋友,
春笋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深林,
我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走过苔藓盈满的小径,
登上南阶,又添了几根拐杖。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与一位久未见面的朋友重逢的场景为中心。诗人在十天未见友人后,于一个春天的傍晚独自前往西边。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林间长满了新生的竹笋,形成了一片青翠的世界。诗人走过一条布满苔藓的小径,拄着拐杖小心翼翼地前进,登上南阶时又添了几根拐杖。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诗人的行动,表达了友情的重要性和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

赏析:
《晚步独至西三首》以简洁清新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物和诗人的情感,展示了宋代诗歌的特点。诗人以春天林中竹笋的形象来象征生机和希望,强调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化。通过描写诗人穿越苔藓盈满的小径,诗中透露出一种静谧和宁静的氛围,与忙碌喧嚣的尘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拄着拐杖登上南阶,意味着他与友人的重逢,而添几根拐杖的行为则显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友情的长久。整首诗以简约的笔触、自然的意象和微妙的情感交融,通过对友情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重逢的喜悦之情,给人以温馨和感动的感觉。

晚步独至西三首拼音读音参考

wǎn bù dú zhì xī sān shǒu
晚步独至西三首

shí rì bù yī jiàn cǐ jūn, chūn sǔn mǎn lín shēn bì mén.
十日不一见此君,春笋满林深闭门。
zhàng lí tè tè chuān tái jìng, wèn xùn nán jiē tiān jǐ gēn.
杖藜特特穿苔径,问讯南阶添几根。


相关内容11:

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

和夷仲弟喜学士兄归

次韵茂实之才

次韵仲辅山中之作

至日三首


相关热词搜索:文博
热文观察...
  • 题兴教寺
    云开岫幌隐禅扉,高屋凭虚面翠微。午枕有香清蝶梦,晚林无路送鸿飞。一丘一壑真吾事,三沐三薰悟......
  • 次韵王才元少师见赠
    清昼高轩过,岩高得共攀。虾须深梵阁,豹尾静尘军,词吐三江水,胸开九梦山。杯行不知夜,留月伴......
  • 次韵学士史秋初四首
    何日刀头水石间,婆娑犹得一官闲。杖藜早晚寻幽处,望断秋空不见山。...
  • 落花十绝
    枝头日日候韶妍,百舌声中又隔年。莫道山翁无思绪,见人踏着便凄然。...
  • 送成材
    伯夷自甘首阳蕨,商臣不戴周日月。那知世人冷笑渠,却言冯道有全节。纷纷过眼万飞蚊,何如闭目日......
  • 宿光林怀少章
    烟断伽蓝欲报昏,竹梢风雨乱纷纷。悬知借枕山腰舍,魂梦已随超化云。...